当前位置:首页 >指南 > 正文

茼麻的养殖方法

2024-05-15 11:55:18

1、苘麻,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常见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间,中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2、苘麻的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造成熟饱满种子,翌年3月直播,按行株距35cm×30cm开穴,每穴播种子3-4颗,覆土3cm,播后浇水保湿,7-10d即可发芽出苗。

3、苘麻的栽培要点

栽培时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深耕的基础上,可每667米2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水分管理宜使土壤见湿见干,抗病性强,病虫害少。

4、苘麻的栽培技术

(1)播种技术

茼麻无论旱地还是水涝低湿地栽培都以适期早播为好,早播的幼苗可以延长麻株生长期、提高纤维产量及质量,并能躲过地蚕为害实现全苗,以及进行后续的整地工作。在低洼地种植时早播可减轻涝害,早播可使收获期也相应提早,这样有利于沤麻。

苘麻的播种可分为条播与撒播2种,播种量为11.25~30 kg/hm ,而尤以15~22.5 kg/hm 为宜,播种时撒播出苗不齐,易出笨麻(小麻),且田间管理较不方便,影响通风透光,增加病害,降低麻皮产量,故应改为条播,播种量为15~22.5 kg/hm ,播种量为15~22.5 kg/hn ,行距40~50cm,株距10cm,每公顷保苗在22.5万~30万株,播种深度以1.5~2.0cm为宜,合理密植能起到增产作用,各地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耕作技术等条件适当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早、中熟品种可比晚熟品种密,肥地或晚播可比瘦地或早播密。

(2)田间管理

麻苗出土后,苗高5cm左右时应进行第1次问苗,拔出过高、过细、生长不良或有病虫害的植株,植株高10cm左右时,进行第2次间苗即定苗,定苗株距6~10cm,间苗时间与苘麻苗期中耕次数的多少对茼麻植株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结合第1次间苗,进行第1次中耕 除草,定苗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苗高50cm左右时进行第3次中耕,问苗时间与苘麻苗期中耕次数的多少对苘麻植株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苘麻生育期间共追肥2~3次,定苗后茎秆进入迅速生长期,通过施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苘麻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施足追肥,每公顷追肥用硫酸铵225~375kg,还要酌量施草木灰和过磷酸钙,株高40~50cm时,每公顷追施标准氮肥300~375kg,钾肥75~150kg,沟施于行间,在多施基肥配合施用追肥的情况下,苘麻产量能显著增加,水涝地区应在雨季前早施追肥,苘麻麻叶应任其自然脱落,否则会降低纤维产量。

夏旱缺雨时要及时灌水,涝洼地要做好排涝工作,多风地区要注意培土,以防止麻株被风吹倒或碰伤折断。

(3)防治病虫害

苘麻病害主要有斑点病、露菌病、胴枯病、立枯病等,应以综合防治为主,包括拔除病株、实行轮作、避免连作、选留无病种子、增施钾肥、生长期间喷波尔多液等。

苘麻害虫有小地老虎、切根虫、玉米螟、小造桥虫、麻天牛等,可采用堆草诱杀或黑光灯诱杀、清洁麻田、铲除杂草及药剂防治等方法除去。

(4)收获与沤洗

收获时可采用拔割法或镰刀割法2种拔割下来的麻株,晒1~2后打捆,麻叶已自然脱落,然后下水沤麻,沤麻可在坑塘、河湾、道沟的水中进行,麻捆的排列依水源而异,深水、死水区应采用麻捆根梢相互颠倒、麻排十字重叠5-6层的方法,浅水河水区用根梢颠倒一字形排列法,重叠2~3层,沤麻时间长短视水温高低而定,20~25℃时1周即可沤熟,由于苘麻根部纤维总量占全株纤维重6%~10%,连根拔起并带根沤麻可使根部皮层经沤制后呈绒根状态,纤维柔和细致,方便使用沤麻时应随时检查麻株的沤熟程度,时间不宜过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