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
2024-07-15 03:07:43
1、故事: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匡属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2、含义: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热带雨林探险之旅作文
- 下一篇:凡尔赛是什么梗举例
猜你喜欢
-
水浒传第七十六回概括
阅读量:83 -
一打祝家庄概括
阅读量:94 -
智取生辰纲概括200字
阅读量:11 -
水浒传39回概括
阅读量:41 -
老人与海概括
阅读量:38 -
水浒传第六十二回概括
阅读量:24 -
童年情节概括
阅读量:16 -
三国演义概括
阅读量:79 -
清明节的来由简单概括
阅读量:84 -
水浒传第五回概括200字
阅读量:2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32
-
阅读量:33
-
阅读量:79
-
阅读量:24
-
阅读量:7
-
阅读量:69
-
阅读量:90
-
阅读量:61
-
阅读量:81
-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