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出自哪里
2024-07-28 08:55:13
1、及笄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原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之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簪子绾住,表示自己已经成年。
2、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
-
媪怎么读
阅读量:57 -
脆皮烤乳猪怎么做
阅读量:66 -
凤尾花怎么种
阅读量:53 -
承德美食
阅读量:80 -
钉螺可以整个吃吗
阅读量:9 -
光棍树怎么养
阅读量:55 -
作者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量:23 -
早上喝姜汁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48 -
敕怎么读
阅读量:61 -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主要原理
阅读量:9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4
-
阅读量:42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7
-
阅读量:48
-
阅读量:68
-
阅读量:61
-
阅读量:27
-
阅读量:55
-
阅读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