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是谁的诗
2024-07-30 17:10:11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2、原文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4、简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蛋挞的制作方法及配料
- 下一篇:实事求是是谁提出来的
猜你喜欢
-
用来测试电脑FPS的工具
阅读量:82 -
黄金的制作过程
阅读量:13 -
摩托车电瓶老是亏电是怎么回事
阅读量:72 -
电视剧兄弟门最后一集的插曲
阅读量:64 -
荒野大镖客故事模式闪退
阅读量:66 -
资本原始积累的影响和意义
阅读量:16 -
营销渠道的基本功能包括
阅读量:56 -
办理结婚证需要什么手续
阅读量:86 -
理想电压源不作用相当于
阅读量:16 -
办理结婚需要什么证件
阅读量:68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7
-
阅读量:55
-
阅读量:92
-
阅读量:6
-
阅读量:43
-
阅读量:96
-
阅读量:17
-
阅读量:25
-
阅读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