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得是什么意思
2024-08-15 22:29:44
1、这里的“得”[dé],是“能够”的意思。
2、此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这怎么能称为大丈夫呢”。原文如下。
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6、“得”[dé],在文言文中,可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
作名词:心得;收获。如《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指往往有收获。
7、作动词:
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如《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指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死。
贪求;贪得。如《论语·季氏》:“戒之在得。”指不能贪占便宜。
领会;理解。如《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指能领会他的意思(狙是古书上的一种猴子)
实现;达到。如《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指实现志向。
能;能够。如《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得脱。”指不能够逃掉。
8、作形容词:
得意;满足。如《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合适;恰当。如《六国论》:“此言得之。”
9、作副词:应该;应当;必须。如《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0、作助词: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1、另:同“德”。恩惠;感恩。如《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指认识的穷人会感激我吗。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2021最火的微信名英文纯英文
- 下一篇:古诗中君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