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蒋村镇曹村得名源于曹氏吗
2024-11-18 10:37:50
1、不源于曹氏的,曹村因曹杏而得名。曹杏,是中国历史上大放光辉的名牌杏。论个头,曹杏虽然没有大接杏大,但若论色泽,曹杏却比大接杏鲜艳得多。再论味道,也是远远超过大接杏。食之,有种特殊的风味。昔时,一些杏果行家到曹村,都是以能吃到几个曹杏为最大口福。
2、提到曹杏,就要说到甘肃敦煌的李广杏,把曹杏和李广杏比较,个头一样大小,味道同样香甜,但色泽有异。李广杏是纯正的黄色,而曹杏却是黄中透红,红中带彩。曹杏比李广杏更招人喜爱。
3、李广是西汉之名将。在汉武帝时,李广任敦煌太守。敦煌和长安远隔千山万水,军队的后勤运输十分困难。李广足智多谋,发现当地出产的敦煌杏很受欢迎,就组织广大军民扩大种植,广开杏市,使得敦煌杏北销匈奴南销羌和西域诸国,国国都以敦煌杏为国上之品。这么一来,军费筹足了,军民生活改善了,人们怀着感激的心情,把敦煌杏改称为李广杏。
4、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汉武帝龙颜大悦,下令将李广杏作为贡品,运送到京。谁知从敦煌到长安,快马加鞭也得行走一个多月。再加上杏体内软皮薄,不耐碰撞,一运送到长安,全部烂了。汉武帝说:“宁吃鲜杏一个,不食烂杏一筐。”汉武帝的意思是要吃鲜杏。
5、于是朝廷决定,把敦煌出产的李广杏,移植到长安的上林苑。汉武帝下令,在朝廷里增设曹杏,并从李广军中抽调值杏能手,充当曹杏的曹官。先在上林苑及南山地段实验,均不理想。接着引进到北面靠山地段实验,经过反复比较,发现有个名叫翁南村的地方,所产出的杏,无论在色,形和味诸方面,都比李广杏见优,于是汉武帝就把翁南村产出的翁南杏定为曹杏,要求曹官竭力办好曹杏。曹杏,就是具有国家等级的杏,就是国杏。
6、这里所说的瓮南村,富平曹村的古名。因其位于渭北名地金瓮山南面之故也。负责生产曹杏的曹官,受命启程北行,在瓮南村设置办事机关,广招杏户,扩大杏园,于是在瓮南村附近靠山地段,出现了一座一座的密密层层的杏林。这杏林,由皇帝派来的曹官直接管辖,所以就叫曹林,曹林的杏,便是曹杏,很快,在长安,从老百姓到文武官员,都以能吃到曹杏为最大荣幸。原来的瓮南村也因此改称为曹村。如此说来,“曹村没有姓曹的”这一流行俗语也就无足为怪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资金通鉴的得名是源于
- 下一篇:前者得名源于文字的产生过程
猜你喜欢
-
幼儿高低床怎么选
阅读量:37 -
淘米水洗头的作用与功效
阅读量:66 -
读高中的女儿16岁怎样沟通好
阅读量:57 -
弗拉门戈吉他扫弦技巧
阅读量:54 -
天宫赐福表白哪一章
阅读量:11 -
环境评估中心是公益几类
阅读量:10 -
母羊不认羔羊怎么办
阅读量:19 -
车动车控制器怎么接
阅读量:52 -
中年女人梦见自己卖娄子别人多给自己钱
阅读量:59 -
蛤蟆草几月份采摘好
阅读量:13
-
阅读量:93
-
阅读量:58
-
阅读量:39
-
阅读量:45
-
阅读量:68
-
阅读量:42
-
阅读量:58
-
阅读量:85
-
阅读量:18
-
阅读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