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是讨好型人格
2024-11-24 15:49:59
1、小时候父母陪伴缺失。6岁以前是人性格和世界观的成型期,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那孩子的性格会内向、自卑、悲观。童年时期不能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潜意识层面一定是受到伤害的,这种缺失不是父母拼命满足物质需求就能解决的。还有那些寄人篱下的孩子,他们会有一种“我只有讨好他们才有饭吃”的潜意识,这种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让别人高兴,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观。长大后,这种孩子很容易因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2、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价值感很低,不自觉地就会照顾别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绪,也会不自觉引导孩子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会用这样的逻辑来教育孩子:别上人家家玩,净给人添麻烦。”、“别那么不懂事,让叔叔阿姨看笑话!”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不自觉地讨好别人,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3、严格压抑的成长环境。父母要求严厉、从小处于高压生活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讨好型人格。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逐渐学会了妥协。高压教育下,你将会收获一个表面上“喜欢”学习,“热爱”练琴的孩子,甚至将来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也会“乖乖”听从父母的建议。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电脑上浏览器打不开怎么办
- 下一篇:孩子边缘人格特质怎么办
猜你喜欢
-
香煎羊排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53 -
芒果冰沙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95 -
荠菜焯水后怎么保存
阅读量:93 -
吃雪莲果会拉肚子吗
阅读量:85 -
红烧烂肉豆腐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87 -
腊八蒜哪些人不能吃吗
阅读量:48 -
肉酱意面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84 -
豆沙糕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56 -
12月份的草莓能吃吗
阅读量:17 -
蒜蓉粉丝蒸鲍鱼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2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5
-
阅读量:41
-
阅读量:26
-
阅读量:32
-
阅读量:7
-
阅读量:50
-
阅读量:77
-
阅读量:36
-
阅读量:35
-
阅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