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的来历和寓意
2024-12-01 21:18:16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不仅仅只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作为西南民族民俗文化的地域性传承,在彝语支其他民族如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火把节习俗在这些民族中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与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间信仰以及本土宗教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民族尤其是彝语支民族的历史源流、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紧密相关。
山地彝族的火把节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冀,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换言之,彝族火把节作为盛大的传统佳节,渗透着一种“狂欢化”的民俗精神,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 上一篇:矿棉板十大品牌排行榜
- 下一篇:陆家嘴三件套是哪三个
猜你喜欢
-
孕妇如何防辐射
阅读量:93 -
吃什么防辐射最好
阅读量:45 -
毛巾隔几天就有异味怎么办
阅读量:60 -
出租房租赁要注意什么
阅读量:83 -
毛巾应该多久换一次
阅读量:15 -
二手房过户费怎么算
阅读量:76 -
床单被套多久洗一次
阅读量:14 -
怎么收纳冬季衣物
阅读量:7 -
吃大蒜口臭怎么办
阅读量:28 -
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是怎么回事
阅读量:20
-
阅读量:76
-
阅读量:85
-
阅读量:42
-
阅读量:26
-
阅读量:60
-
阅读量:92
-
阅读量:71
-
阅读量:64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