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谁写的
2024-12-02 12:21:3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出自唐代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原文欣赏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体现了什么哲学思想
学海无涯可以认为是一种皮浪的怀疑论,因为如果我们能找到终极真理,那么学海是有极限的,它最终也会有知识的尽头,但是对于海的学习极限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批判存在的东西。真相并继续寻找真相。两句话的结合理解,意味着人类需要不断批判自己的知识,不断寻求知识,才能获得知识。它表达了知识论的内容。那勤为径和苦作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我们要弄清勤的是谁,苦的是谁。从诗句角度出发,诗句宣扬的是一种普遍信念,因此,可以理解为,这里的“谁”是认识的主体,是一个全体的概念,而不是指代某个人,勤为径,苦作舟强调的是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里的勤奋和困难可能只是必要条件,因为要能够追求知识,还有其他条件。苦与精是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但当作为所有主体寻求知识的手段时,它们就变得客观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
-
孕妇如何防辐射
阅读量:76 -
吃什么防辐射最好
阅读量:14 -
毛巾隔几天就有异味怎么办
阅读量:43 -
出租房租赁要注意什么
阅读量:65 -
毛巾应该多久换一次
阅读量:78 -
二手房过户费怎么算
阅读量:14 -
床单被套多久洗一次
阅读量:56 -
怎么收纳冬季衣物
阅读量:91 -
吃大蒜口臭怎么办
阅读量:68 -
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是怎么回事
阅读量:67
-
阅读量:76
-
阅读量:17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8
-
阅读量:51
-
阅读量:32
-
阅读量:22
-
阅读量:30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