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是几点
2024-12-02 12:32:35
午时是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对照的时间
1、午夜23时至1时--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凌晨1时至3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3、凌晨3时至5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4、清晨5时至7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上午7时至9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6、上午9时至11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7、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8、下午13时至15时--未时:日跌,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9、下午15时至17时--申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人定也就是人静。
10、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1、晚上19时至21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2、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亥时: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十二时辰的由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昏、戌时、日入、黄昏、人丁。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
-
孕妇如何防辐射
阅读量:73 -
吃什么防辐射最好
阅读量:45 -
毛巾隔几天就有异味怎么办
阅读量:56 -
出租房租赁要注意什么
阅读量:74 -
毛巾应该多久换一次
阅读量:23 -
二手房过户费怎么算
阅读量:82 -
床单被套多久洗一次
阅读量:90 -
怎么收纳冬季衣物
阅读量:31 -
吃大蒜口臭怎么办
阅读量:27 -
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是怎么回事
阅读量:34
-
阅读量:63
-
阅读量:11
-
阅读量:54
-
阅读量:81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5
-
阅读量:32
-
阅读量:88
-
阅读量:40
-
阅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