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避免“不当混养”
1、鱼混养不合理不但会出事故,而且还会出“慢性事故”,所谓“仪性事故”,指鱼不会立即死去,而是过一段时间后死去。导致“慢性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以下4种混养情况。为动静失调。有的鱼好动,有的值好静。前者如玫瑰鲫鱼、虎皮鱼、脂鲤科鱼多数种、接吻值、彩虹值多数种、斧头鲨鱼、丽鱼科口孵鱼许七彩神仙鱼、多种等;后者如泰国斗值、神仙鱼、双线铅笔鱼、琴尼鱼、潜水艇鱼、条纹琴龙鱼(黄金鏘鱼)、大飞船鱼、金飞船鱼及游泳冰能力弱的玻璃猫鱼。
2、把好动的鱼和好静的鱼乱组合,尤其在喜静的鱼周周有大量好动的鱼穿梭翻腾时,好静鱼的“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有的甚至少摄食或不摄食。一般地说,小型鱼、小规格鱼比较好动,中大型鱼或大规格鱼比较好静。只有胭脂鱼例外,胭脂鱼小时候不怎么好动,觅食时游速也慢,但当长到80~100厘米时游泳速度迅速,活泼好动。
3、此外,在产卵、护卵阶段一般都要求有较安静的环境。二为酸碱混杂。大多数淡水鱼生活在弱酸性的江河中,生活在中性和弱碱性水中的鱼占少数。亚马孙河脂鲤科鱼和丽鱼科鱼,还有小型至超大型鲇科鱼都能适应弱酸性水质,因为原产地的水呈弱酸性或酸性。而所有半咸水及河口鱼,如射水鱼、蝙蝠鲳鱼、黄鳍鲳鱼、金鼓鱼、银鼓鱼都是弱碱性鱼。彩虹鱼也多半是弱碱性鱼,橘子鱼、玻璃拉拉鱼、玻璃天使鱼亦然。
4、另外,喀斯特地区出产的鱼,如墨西哥的盲鱼、玛丽鱼类,都适宜生活在较高钙含量且PH不能低于7.5的水中;而非洲坦噶尼喀湖水硬度为268~357毫克/升(15韵簿儒回~200dH),马拉维湖硬度为143-178毫克/升(8~10dH),pH分别达到8-8.5和7.5~8,这些值实际上均属碱性鱼(而非弱碱性)、玻璃猫头鱼,应该认为是弱碱性鱼,它与钻石彩虹鲫值(具大红纵带)等一同生活于印尼爪哇等岛上,但岛上岩性、土壤、环境等复杂,水质亦多样。
5、把碱性鱼和酸性鱼混杂在一缸,水质不佳常意味着水质酸化,矢隈饯刚遗殃的几乎全是碱性鱼。为“软硬兼蓄”把喜软水的鱼和喜硬水的鱼“兼收并蓄”养于一缸,其结果必然有一种或儿种喜软水或喜硬水的鱼长不好,导致“慢性死亡”。一般弱酸性、酸性水也就是软水,如亚马孙河及支流皆然:而弱碱性、碱性水(如非洲大湖)一般亦为高硬度水。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比较少,就是玻璃猫头鱼很特别,既适于鸦碱性的,又适于软水的(当地多岩浆岩,但热带雨水多,致使水里钙、镁含量偏少)。四为“娇”“贱”不分。
6、有的鱼生命力很强,有的易出问题。常见鱼中孔雀鱼被认为生命力极强,在多种“胜水”中均自如地活着:曼龙且不怕缺氧;银屏灯鱼、头尾灯鱼、玻璃扯旗鱼也都耐粗鱼也差不多,黑玛丽鱼、虎皮鱼、宝莲灯鱼、红鼻剪刀鱼、钻石灯鱼、美丽灯鱼、放小型口孵鱼等都被认为不好养,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水质偏离太多(与原产地不符或大相径庭)若能尽量调节到原产地水质,也不易死鱼。不过,把它们养在水草缸中,情况会好得多。
7、把“娇鱼”与“贱鱼”混养,“贱鱼”无论如何摄食,活动都较正常,而“娇鱼”又往往在低氧、水具腐烂味(氨含量猛增)、过滤系统障碍(亚硝酸盐含量骤升)、水草生长不佳、食物饵料变化等情况出现时大批急性死亡。如果单养“娇鱼”(如琴尾鱼),或“娇鱼”组合饲养(如宝莲灯鱼同红鼻剪刀鱼共缸,别种鱼极少),情况将大为改善。以上四类鱼组合不合理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鱼死了,主人还以为是鱼的“寿数”已尽,再“纳新”(购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