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推荐

2025-04-19 00:15:33

  我是跨专业的考生,选历史纯粹凭自己个人兴趣,但其实很多跨专业的人成绩考的都很不错。所以无论你是否跨考都不用担心焦踟梯扳盆虑,调整好状态,认真复习,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的。作为一个过来人,突然想写点东西记录自己这两年的考研历程。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学弟学妹少走些弯路。

  首先,当然是选择参考书。网上传的很多书籍好像都不错,但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对于跨考,北师的9本权威,都是基础知识,很适合跨专业的考生,所以我买了北师版的教材,感觉这些书籍也不是很够,又买了几本参考书,有白寿彝的《中国史学史》。

  制定复习计划

  时间的规划很重要,时间规划好了,才能做好准备,尤其是“门外汉”的同胞们。

  寒假前我就开始四处“打探消息”,在博学中大考研网找到了2014历史考研qq群,咨询相关问题,得到了很多相关的考研信息,参考书和复习方法都是统考QQ或各院校论坛搜集整理出来的。一句话:早准备,早复习,可别放假懒散惯了,收不回心。

  好了不罗嗦了,言归正传,复习计划:

  政治:这个其实不用介绍太多,政治的辅导材料市面上很多,本质上都大同小异,大家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权威的辅导机构,这样质量也有保障。复习时间大概可以在8、9月份开始,政治部需要太急。

  英语:学了这么多年英语,我们都有很深的感受,跟政治不同,英语在短时间内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英语复习重在平常积累和练习。我英语基础一般,自我准备考研开始就每天适量地背英语单词,做做阅读理解。正式进入英语复习阶段,就加大强度记忆、练习、整理、归纳等。总之,英语就在于平常多记多背多练。

  专业课:以教材为主,了解历史学基础知识体系,世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内容比较复杂,可以用一点时间看。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复习,3~8月,基础复习阶段,主要是看书,一天看两本专业课,每天至少看100页,这期间看完3到4遍书,第一遍通读,第二遍精度、第三遍看重点,做自己的读书比较,建构知识框架。第四遍就是自己根据读书笔记自己梳理知识体系,真正的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9~10月强化阶段,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分析统考前考研试题,这时候要开始有意识的去训练解题能力,总结解题思路,边做综合题边看书。11月到考试前,将重点知识点串联起来。要善于拓展知识点,可参考其他经典参考书和历史学专业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和动态。

  很多研友推荐博学中大考研网的《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复习精编》、《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冲刺宝典》以及一些模拟卷和真题,我后来也买了一套,效果确实还不错,而且这个网站也有开设很多专业课辅导班,有些精品课程非常有效果,尤其在强化冲刺阶段,对于知识架构的深化,补缺补漏,考点难点突破等都很有帮助。

  身体:复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尤其是2014年的冬天特别冷,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不能掉以轻心,在最后的时刻一定要注意学习和休息合理安排,千万不要感冒了不然带着伤打仗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答题技巧:历史考试大题应该写多少字?有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你只要答上相关重要的知识即可,考试发的答题纸上每道题有大题范围,你只要别留太多空隙就行。假如一道大题,200字可以答完的你却用了800字,或许你答到知识点上了,但太啰嗦太繁复,逻辑不清楚,阅卷老师还要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答案,这很可能会失误掉分。所以不能以为答得越多就能显得你有深度,同样太少了也不可取,适量是最佳的方式。

  自07年开始统考之后,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逐渐改成自主命题,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阅读分析、论述题三个题型,整体难度不是很大,很容易出现“高分之争”。所以考生要认真复习备考,争取在专业课上拿高分。祝愿你们圆梦中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