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世外的大理妙香佛国——崇圣寺三塔

2025-04-06 17:00:23

苍山之下,洱海之畔的绝妙圣地。人到此处,有种超然世外的恬淡悠然的感觉,天人合一的特别体验。三塔背靠的苍山,变换无穷,美不胜收。特别是苍山的云,飘渺万变,云蒸霞蔚。此景只应天上有...

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

1、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以寺中三塔闻 云南大理崇圣寺遗址闻名于世,栏硕沼桫又称“大理三塔”;是中国著名的佛塔之一,一九六一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大理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洱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今古刹无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三塔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塔群。

2、崇圣寺三塔,由这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寻塔高度是69.13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可以登上塔顶从了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的全貌。 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底宽9.9米,现存高度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

3、建筑风格  三塔的建筑风格,一般都说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但是三塔又具有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地塔多为奇数。二、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线收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部较大,外部轮廓呈曲线。

4、崇圣寺遗址  崇圣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是南诏国第10代国王劝丰右时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

5、三塔倒影  三塔倒影筇瑰尬哇公园位于崇圣寺三塔以南1千米处,公园坐北朝南,背靠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倒影三塔雄姿而得名。公园始建于80杏揉动减年代,建筑面积7亩,其中心是一泓近10多亩的水潭。池边广植银桦、雪松、垂柳等,四周有藤架、大理石桌凳、大理石长栏,小溪绕潭。水池西侧有大理碑亭,过亭沿曲廊行数米,可达水中的漾波亭。漾波亭南侧有一小岛,岛上塑有一对栩栩如生白鹤,水中倒影,人动影移与漾波亭相映成趣。倒影公园池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浪不惊,平如镜。随着观赏的角度不同,倒影形态也随之各异。每当冬季,整座苍山银装素裹,三塔倒影更加迷人。

6、梵文经咒塔砖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入云霄的大理崇圣寺前三塔,也是由一块砖、一块砖垒砌而成的。而塔砖却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为研究大理崇圣寺三塔建造史、大理佛教史、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之关系的实物资料,值得仔细研究。

7、蝴蝶泉: 蝴蝶泉坐落在大理点苍山云弄峰下。它像一颗透明的宝石,镶嵌在绿荫之中,以它特有的奇观,吸引着远近游客。从下关乘车,沿滇藏公路北行30余公里,车左侧即有一座古色古色的石牌坊映入眼帘。牌坊上书“蝴蝶泉”三个大字,乃郭沫若游大理时留下的墨迹。

8、洱海:  洱海古称“叶榆水”,也叫“西洱河”、“昆弥川”,是由西洱河塌陷形成的高原湖泊,外形如同耳朵,虽面积没有滇池大,但由于水位深,蓄水量却比滇池大。 苍山洱海,山水相依,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海拔1972米,南北长41.5公里,面积约251平方公里,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9、小普陀:  在洱海里,小普陀岛可以说是“袖珍小岛”。小普陀岛虽然小,但名气很大,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小普陀岛周长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构成。小普陀岛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传说洱海里面蛟龙很多,常常掀起狂风恶浪,这块礁石就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蛟龙的大印。大概是在明朝崇祯年间,附近的渔民捐资在小普陀上修建了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 ,在里面供奉了观音菩萨的塑像,因此老百姓就称它为观音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