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被人们世称什么
司马光被人们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菹篇葩击-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
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扩展资料:
司马光与“涑水先生”的联系:
一、司马光被人们世称“涑水先生”的原因: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因是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所以世称“涑水先生”。
二、涑水学派
涑水学派是北宋司马光所创立的学派。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因称其所创学派为“涑水学派”。
司马光自幼聪颖好学,七岁有如成人,听人讲授《左氏春秋》,十分喜爱,回家后即为家人讲述,主要思想皆能领会。其后,刻苦钻研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在头脑中扎下了深根。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举进士甲科,历任中央和地方官,任官期间,不忘学习,儒家经典不离案头,
曾主持编撰《资治通鉴》等,学术造诣很深。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陈舜俞等往来甚密,赞赏其学术思想者日益增加,因形成涑水学派。
司马光一传再传弟子众多,其中,著名者有刘安世、范祖禹、晁说之、欧阳中立、田述古、张云卿、尹淳、陈瓘、李陶、邢居实、牛德师、唐广仁、黄隐、刘尧夫、陆九渊、朱松、李焘、李埴等。
三、《涑水记闻》
《涑水记闻》(通行本16卷),中国笔记著作,宋代司马光撰。是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涑水记闻》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北宋六朝(960-1070)的国故时政,内忧外患,揭示矛盾,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为后世留下极其珍贵的史料。
涑水指司马光,司马光为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故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涑水语见《梁溪漫志》。” 清·钮琇《觚賸·芥葊自怡编序》:“焚膏检较涑水《通鉴》。” 沉惟贤《序》:“虽有涑水之才,欲网罗散失,以为《泰东西通鉴》,未之或逮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涑水记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涑水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