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考2011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从近年来的命题情况看,字音的考查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 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方言字。典型题例 【例】(2010年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皎洁/打搅 业绩/污渍 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 空旷/粗犷 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 挑衅/抚恤 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 濒临/频繁 辟谣/精辟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能力主要靠平时在听、说、读中形成:一旦遇到陌生的字、似曾相识却又拿不准读音的字,要查字典、辞典,而不能妄自揣度或马虎过去;一经弄清读音,就要千方百计,把它记牢。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正确使用熟语,要求考生做到:准确理解词义;辨析近义成语用法和意义;分清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运用得体。【例】改革开放需要的是开拓型的干部,而不是那种拍脑袋决策、拍胸打保票、拍屁股 (推托/推脱)责任的‘三拍干部’。
3、辨析并修改病句六种傍猓鲡凶病句类型解说;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菱诎逭幂方法: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意义分析法;对号入座法,根据六种病句类型,对照分析,找准病因,也不失为一种快捷的分析判断方法。【例】(2010年广东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大纲》规定了要掌握的九种辞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设问和反问 。这一考点的复习,要突出实际运用能力,即除了能辨识常见辞格外,要能解说具体语境中某种辞格的表达作用,能仿照所提供的句子的结构与辞格写出句子。
5、扩展和压缩扩展语句的方法 :举例扩展法;总分扩展法;推理扩展法;比喻(比拟)扩展法;对比(排比)扩展法。压缩语段的基本方法是筛选和转换。“筛选”即筛掉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转换”包括概念的组合、语句的调整等。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仿写句大都围绕比喻、对偶、排比、拟人、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命题。比喻出现频率极高,拟人和对偶是热点。仿句侧重于正反意义的命题。句式的变换考查频率高。其中长短句的变换是普遍考查对象,同时可能会佐以考查“是”字句、“把”字句、“被”动句等。另外,整句与散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也可能渐次考到。
7、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语言表达简明是指用语简明扼要,语言明确,没有多余的话,让人一下子把握语意。其中“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要尽量的少;“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接受。连贯:所谓语言表达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贯通,文笔流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得体:语言表达得体是指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及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有意识的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做出不同的安排、选择,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8、准确、鲜明、生咿蛙匆盗动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表达明确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具体运用中,要求能结合语境、表达情境和对象,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实词和虚词)填空;概括语段信息骀旬沃啭时能正确把握文段意思,筛选必要信息,用词准确;转述时不要曲解原意。 鲜明:描写时醒目突出,运用灵活多样的描写手段和色彩鲜明的词语,使对象活灵活现;叙述时要言不烦,条理清晰;议论时观点明朗,不含蓄,不暗示,褒贬色彩分明,善用句式和对照方法使观点直接明确。生动:语言要具体形象,新鲜活泼,风趣诙谐。描写事物,状形则形象毕现,绘色则色彩鲜明,摹声则声声真切。抒发情感,爱和憎,喜和悲,慷慨激昂和深沉柔婉等都溢于言表;或庄重严肃之中寄寓讽谏,或嬉笑怒骂之中深含正义,或行云流水直抒胸臆,或妙语连珠情理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