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存攻略108之与人交往

2025-04-19 16:11:44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有很多灿烂的珍宝,友道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璀璨的一串珍珠。

2、关于和人的交往,中国的历史或许漫长而久远,也许在文化上的确像某些学者宣称的那样博大精深,或许。这些人都有完美的面具,中国别的世界之最我不清楚,但是面具之多肯定世界第一,除了不懂事的孩子和精神病患者,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一个面具的世界。但是你,一个生活在古代的挣扎求存的人必须了解古代人,因为这里绝对没有温情,只有你比他更狡诈,才能生存。

3、 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给孔子写了一篇《孔子世家》,在《孔子世逛罹为垴家》中,孔子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蹭熟煲酵赶不上孔子,但是司马迁的一句话,最后有一句话,他说:“虽不能至”,我们虽然达不到孔子的那么高的境地,“然心向往之”,然而是我们心中向往和追求的美好的境地。朋友们,这是非常好的一句话。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的话,他说,“欲在其中,必求其善”,我们说人生要达到这儿,我们要追求更高一点,因为人生有很多的机遇,不成熟的话得不到这儿,“欲求其上,必得上上”,如果你想达到这儿,那么追求就要更高更高,人生就要敢于求其上上。 朋友们,这个话唐代唐太宗他把它反过来说了一下,他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朋友们, “法”就是效法和追求,追求很高很高,但是人生机遇条件不成熟,不成熟还可以到这儿,如果你一开始就“取法乎中”的话,那就“故为其下”,人生就是要敢于“发乎其上”,所以唐太宗就说“取法乎上,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为其下”,人生就是敢于“发乎向上”。程老师接着说“取法乎下,一定下下”,如果你追求很低,那一定向下。我还很喜欢《列了杨朱》篇下的一句话,《列子杨朱》篇中啊,有一段非常好的话,他说“吞舟之鱼,不游支流”,能够把一个船都吞下去的大鱼,它不愿意在支流里面浅流里面游,它要游就游大海,“鸿鹄高飞,不集污池”,高飞的鸿鹄啊,它不愿意在低矮的污浊的池塘中憩息。 这个早在25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朋友们都知道是孔子,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去世在公元前479年。朋友们,孔子是春秋中期的,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00年,孔子不仅仅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他的思想和智慧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所以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在发表的宣言中,有一段让我非常自豪的话,这些人类的精英说,人类要想解决21世纪所面临的问题,就要回到250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思想中寻找智慧。 在《论语》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一则以惧”。我为什么要说到孔子呢?因为孔子有一本书叫《论语》。朋友们,西方人信基督教,有圣经,程老师认为这是我们东方人的圣经,是中华民族的圣经。 我们打开《论语》第一篇第一条是什么呢?第一篇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啊,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非常快乐的事情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了解你,得罪了你,而你能够不生气,不发怒,这岂不是君子的大度之风吗?朋友们这就我们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和追求的“三不亦”,我相信在你们今天来之前,在座在朋友们都能够背上“有朋自远方来主亦乐乎”这句话。

古代生存攻略108之与人交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