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北教师招聘备考之测量的四种层次
1、(一)定名测量(定类变量)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使用标签、数字或其他象征物仅仅是为了对物体、人或特征(如,高或低,农村或城市)进行分类。这种测量层次的特征是,其变量在本质上属哲学范畴。例如,社会阶级(按分类)、性别和邻近地区都有可以被认为是定类测量层次的变量。定类变量是数据的最低级,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仅仅是一种标志,没有序次关系,不能运算。
2、(二)定序测量(顺序变量)这种变量具有一种测量层次,定序测量是比命名量表高一级水平,量表中的数据已有数量大小的含义,它包含在某种与类别相关的事物的各种分类的排序中,例如,阶级等级高或低。设想一群相同阶级的群体,如果其中某些阶级小群体之间关系比一些但不是所有阶级强,我们就部分的排列了量表;如果关系比所有的阶级都强,那么就需要进行完全的阶级排列,这就是定序层次。通常用数字表示个体在某个有序状态中所处的位置,不能做四则运算。
3、(三)定距测量(间距变量)定距量表具有定序量表的所有特征,此外,它还要求量表上任何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例如,温度计的摄氏度)。较之定序层次,定距层次的测量更适合用定距量表。这种测量层次具有许多社会的和行为的评价特征。具有间距特征的变量,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只有人为定的相对零点,可以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4、(四)比率测量(定比变量)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测量,定比量表具有定距量表的所有特征,此外,它具有真正零点(例如,考试中的分剞麽苍足数)。任何两个点之间的比率是独立于测量单位的。数据的最高级,既有测量单位,也有绝对零点。定比量表很少用于社会或行为科学。因为人或机构不会存在真正零点的特征。是一种除有上述三种尺度的全部性质之外,还有测量不同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方法,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如个体的收入,长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