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怎么设计

2025-04-11 14:17:38

1、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每逢佳节思 亲”这句诗的意思。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 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难点: (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 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怎么设计

3、教具准备: PPT课件。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说说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课件出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让学生试读,然后教师范读一遍。师生一起写课题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3、提问题: (1)这首诗是谁写的?(王维),师介绍王维。 (2)王维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怎么设计

5、二、新授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习课文 (1)本课有四个自然段,请四个同学来读,请同学们贰浆田愠纠正读得不对的地方。 (2)全班一起读溟猫钽吟第三自然段。 (3)全班同学一起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不掉字,不加字。 2、王维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自读一、二自然段,找出 相关语句用﹏勾画出来。 (1)让学生说,课件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从哪里看出他孤孤单单?课件出示:15岁那年,他就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提问:长安在哪里?他家乡在哪里?(他的家在华山以东的蒲州(板书:蒲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长安则在华山以西(板书:长安),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两地相距有近1000里。)(通过画图,为学生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做了很好的铺垫)是啊,15岁的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只身一人出外求学,肯定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带着份王维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我们一起读。“15岁那年,他就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3)师引导:佳节指的是重阳节,有些什么习俗?学生说,教师介绍茱萸()来,请我们一起来看看热闹的重阳节,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解释“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可以用那哪个词替换?(喜气洋洋)。师: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课题:逢,遇到。倍,更加。佳节,重阳节。完整解释课题。把课题意思写在练习本上,写完后请两个同学念写的内容。 (4)过渡语:此时的王维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学生说后,课件出示:“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全班同学齐读。

6、三、拓展1、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王维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同学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从古至今,亘古不变。你瞧,这是隋代诗人薛道衡的思乡诗,读:——《人日思归》 2、这是诗仙李白的思乡诗,读:——《静夜思》 3、你再瞧,这是诗圣杜甫的思亲诗,读:——《月夜忆舍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怎么设计

7、四、再次吟诵,升华情感。尢柿卓湫 1、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是诗人,但我们也拥有诗人一样的情怀。 2、重阳节,也许爷爷奶奶不和你们住在一起。此时此刻,让我们 给他们打个温情电话,给他们送去我们的祝福,千言万语总少不了这句诗,读—— 3、春节时,当人人都期盼着团团圆圆。你说,是不是我们每个 中国人都懂得了这句诗,读—— 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4、最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结束这节课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