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这本书的人物介绍
1、巴扎罗夫
巴扎罗夫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新人”的形象,他性格的突出特征是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他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充满自信,生气勃勃,具有锐利的批判眼光。
他和阿尔卡狄家的仆人们和睦相处,并不妨碍他批判老百姓的落后迷信。他的精神力量和批判锋芒集中表现在他与巴威尔的论战上。
巴扎罗夫是行动的巨人,他抨击贵族的泛泛空谈,自己首先从小事做起。他具有实践能力,注重自然科学研究。他的行动有价值取舍标准:“凡是我们认为有用的事情,我们就依据它行动。”
他的行动目标很明确——为未来打扫地盘。他敢于行动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他曾恼怒自己也产生那样浪漫的情感,但在爱情之火燃烧起来的时候他却决不回避躲闪。
2、阿尔卡狄
阿尔卡狄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特殊的意义。就年龄来说,他属于子辈,也曾追随过巴扎罗夫;但就思想意识来说,他是父辈的子弟,因此巴扎罗夫称他为“温柔的自由主义少爷”。
在刚刚到来的新观念和迟迟不肯退去的旧观念相互争斗的时候,青年人凭借他们的敏感、勇气和朝气等生理、心理因素有可能更倾心于新观念,然而子辈并不是先进思想的当然代表者,进化论的观念在社会思想斗争中并不具有绝对普遍性,更何况其中也不乏有猎奇求新的表面追求。
3、基尔沙诺夫兄弟
基尔沙诺夫兄弟是贵族阶级的代表,是《父与子》中的“父辈”。他们坚决地站在贵族立场上,维护贵族特权。他们也提倡“自由”和“改良”,但实际上不过是让贵族和平民应该各尽各的“义务”。
基尔沙诺天兄弟除了维护贵族的尊严和特权之外,与巴扎罗夫否定文化否定情感相反,他们特别崇尚社会科学和人伦情感。
巴威尔时常大谈哲学、逻辑和艺术,而尼古拉则更加喜爱文学,特别是普希金的诗歌,同时,他们兄弟二人还特别重情感,尤其是重爱情并各自有一段传奇式的浪漫爱情故事。
巴威尔一生都在为爱情活着,尽管他现在已步入老年,但他仍为理想中的情人而独身;而尼古拉则在妻子死后,把一个漂亮的女奴费涅奇卡收为自己的情妇。
基尔沙诺夫兄弟便终日沉溺在自己的贵族文化里,从骨子里鄙视巴扎罗夫所崇拜的“科学”和“自然”。
扩展资料:
《父与子》创作背景:
20世纪中叶,屠格涅夫敏锐的发现、俄国社会政治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个新兴的文化阶层正在俄国开始出现,这就是《父与子》中所出现的平民知识分子阶层;
他们来自于平民百姓,因而具有吃苦耐劳、意志顽强而且具有革新精神;平民阶层的知识分子,由于受到上层社会的压迫与排斥,因而对于权威与文化传统。
具有天然的反抗情绪,他们崇尚自然与科学,因而这是一种新生的文化阶层,一种介于贵族文化与农民文化之间的平民文化阶层。敏锐的屠格涅夫,观察到这一文化现象时,便在《父与子》这部作品中树立了巴扎罗夫这一平民知识分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