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日自助游攻略
1、Day 1 白马寺、古墓博物馆、王城公园、丽景门上午从火车站出门,就直接踏上了去白马寺的56路公交车。白马寺的香火比较旺,人流量还可以,没有到那种节假日无法忍受的程度。现在白马寺的西北侧有国际佛殿苑,包括泰国、缅甸和印度的佛教建筑,都是近两年建成落座的。从国际佛殿苑的高处望去,正好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中外建筑分界线,只见一侧金碧辉煌,一侧古朴厚重,很是有趣。第一天下午的行程,是早就计划好的古墓博物馆,现在也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真是良心博物馆。清明时节去还是很凉快的,等到酷暑的时候这里就更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之前读了别的攻略,因此并没有租门口的讲解器,直接刷了身份证就可以进去了。除了壁画展需要买1元钱的鞋套之外,这里不需要付其他费用。这时候大约是下午4:00吧,王城公园门票30,有半价票。时间比较好,阳光充足,又不那么热。可惜的是,现在好多牡丹还没有开放,还是绿色的植株。那些小动物啊游乐场啊就没怎么转了,只能说作为单纯赏牡丹的话,这里不是我理想的状态。考虑到这里的人文历史,倒是可以一去。晚上丽景门和老集,切记最好充足的人挤人准备。被人潮推着往前走的时候,你就什么都不想买、什么都不想看、什么都不想吃了。居然还有一些车辆螳臂当车地在这条步行街里开进来,简直是惹了众怒,感觉“群情激奋”的群众们就差没把车给挤扁。挤着挤着,到了一个小吃区域,终于坐下来尝了尝不翻汤。百度: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食盐。用小勺舀一些稀绿豆面糊往平底锅里一倒,即成一张类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个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两张晶莹翠绿的“不翻”叠着放在碗里,舀些滚烫的猪骨头汤浇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条、黄花、木耳等,还要舍得放些醋、胡椒粉,于是一碗不翻汤就做好。嗯,我这种非美食爱好者,就觉得,完全吃不饱,于是又吃了别的主食~洛阳街道还是比较窄的,于是又寄着、堵车着、回了旅社。
2、Day 2 龙门石窟、天子驾六博物馆早晨从王城公园坐99路,直达龙门石窟。今天是个小阴天,略略下了些小雨,平均十几度吧,这种天气很适合在龙门石窟逛,运气很好。因为龙门石窟一直都处在室外的一个暴晒的情况,也比较干燥。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据我们所了解,这算是一个历朝历代延续下来的民建工程吧。很多人出钱在这里修洞窟。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卢舍那),最小的仅有2厘米。下午5:30左右,天子驾六博物馆整体规模很小,里面的展厅部分主要是一些东周的器具、玉器、钟磬、鼎等等,用以体现东周的礼乐制度等。主展厅和兵马俑十分相似,就是建在原址的一个挖掘开发后的遗址。在第一展区,向西穿过一段走道,便进入了第二展区,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这里展示的是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马坑)中的2座。其中北边一座,规模系国内少见,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放,宛如出行阵列的场面,更显精彩。最令世人瞩目的是唯一一辆“驾六”的发现,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