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遇到冲突的时候,怎么办
1、 第一,找出原因。对于小孩子的冲突,往往都是比较清楚的。孩子之间的纠纷与矛盾,往往比较简单。例如:一个小学生来到学校,发现自己的桌上有一滴口水,但是他不知道是谁吐在桌呼鳏魇杰上的。于是,他来到讲台前,大声说:“我回到是谁干的?”同学们都好奇的凑过来,一个孩子问:“谁啊?”这个小孩说:“就是你,因为别人没有问我,就你问啦”于是乎,两个小孩大吵起来。最后你抓我的脸,我拧你的耳朵。事情成了班里面的一起偶发事件。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处理这个事情。找出原因是首要的因素。
2、 第二,具体分析。造成整个事件的原因,就是桌子上的一个客观存在——一滴口水。过程是一个孩子使用主观臆断:谁第一个问,就是谁?他这样的分析是有巨大的错误性的。应为他这种做法是以偏概全的臆断,缺乏科学的根据。另一个孩子,因为这个他不接受的臆断,便与第一个孩子吵起来,也是不对的。最好的结果,就是说服第一个孩子,这样的臆断有问题。
3、 第三,及时帮助。当老师将这个问题了解清楚后,首先要对这两个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懂得自己的做法的局限性与危害性。另外,要告诉孩子,如果产生了分期与矛盾。不管责任是谁,首先要冷静地对待,认真的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化解矛盾危机。
4、 第四,让孩子学会听别人诉说。每当冲突和矛盾激化时,孩子们处理方式往往就是不断给别人找问题,给自己找开脱的理由。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会不听别人的劝解与诉说,而是不断强调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方式。有理不在声高,只有全部倾听完别人的陈述,才会对他的想法有个全面的了解。进而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减少误判。
5、 第五,学会互相包容。人与人是不一样,理解、谈吐、家庭教育背景等都不一样。在相互指责中,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是。或许,对方会并没有要伤害自己的意思,只是说话方式和陈述的方法不当而已。也许自己的理解,有时候就已经离开原有的坐标很远了,需要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6、 第六,学会寻求仲裁。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了矛盾冲突,寻求老师来解决,或者咨询老师帮助解决,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因为,学生之间除了偶尔的矛盾,更多时候是友情、友谊的集合。将出现的问题交给老师,可以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教会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