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性质来诊断疾病
1、舌坚敛苍老属实,浮胖娇嫩属虚;干为津枯,润为津液未伤;软属气液自滋,硬属脉络失养;战为颤动,属虚属风,痿为软不能动,属正气虚弱。
2、苔薄属表邪韧感,厚属里邪已深;松者无质,属正足化邪,腻为有地,属秽浊盘踞;帛饣廾噱荣为有光彩,病见皆吉,枯为无神,病见多凶;胀为胖肿,属水湿,瘪为瘦缩,属心虚或内热消烁。
3、舌上全部无苔,称做光舌,多为阴虚,光如去膜猪腰,为肝肾阴分极伤。舌苔中间缺乏一块,称做剥苔,赤为阴虚有热,剥蚀斑烂的,称做花剥,多为温疫湿热伤阴。
4、舌光有裂纹,或舌苔燥裂,均为津液损伤,舌生红刺或红点,均为内热极重。舌起白点如泡,饮食刺痛,称做疳,为胃热;生白衣如霉腐,逐渐蔓延,称做糜,多见于热恋阴伤之症。
5、当分别观察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后,两者必须结合考虑,才能全面,例如舌绛是邪热入营,倘兼黄白苔者,为气分之邪未尽;白苔红底,为湿遏热伏,不可一味清营。
6、如舌腻是湿,黄是入胃化热,倘然厚腻而黄,舌质不红,仍以化湿为要;相反地,舌腻不润,舌质已露娇红,便须防止化热伤津,虽厚不可用辛燥化湿。诸如此类,变化极多,不能专顾一面。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84
阅读量:84
阅读量:55
阅读量:46
阅读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