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肌痉挛怎么办
喉痉挛也是麻醉并发症易七淄苷之一,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常发生于浅麻醉状态下以及拔出气管导管后,尤其常见于小儿上气道手术后。例如扁桃腺切除术后发生率约为20%。一般认为,当麻醉深度过浅,不足以预防喉痉挛反射时,分泌物或血液刺激声带局部可引起喉痉挛,口咽通气道、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操作等直接刺激喉部均可诱发喉痉挛,浅麻醉下手术操作有时也可引起反射性喉痉挛。对于麻醉未完全清醒的病人,气管拔管后最容易发生喉痉挛。
病因
1、气道内操作,浅麻醉下吸痰、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气管插管或拔管对咽喉部产生的刺激。
2、气道内血液、分泌物或呕吐、返流的胃内容物等刺激诱发所致。
3、古训有:吃不言,睡不语。在吃饭时说笑,则容谌冥鹳籀易使食物、汤液误入气道,引发呛咳,甚至引起喉痉挛,使患者声门闭锁,既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不能创饬呱屮言语,濒临窒息。在这危急时刻,若能及时点按天突穴,则可解除喉痉挛,使患者转危为安。突穴位于喉结下方2寸处,正当胸骨上凹窝的中央。
预防措施
1、 应避免在浅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和进行手术操作,并应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2、拔管时最好在病人处于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
3、利多卡因可用于防止扁疏为尺储桃腺切除术后拔管后的喉痉挛。拔管前1~2min,静注1~2mg/kg可明显减少咳嗽及小儿喉痉挛发生率。但是此时必须保证存在吞咽动作。
治疗
1、给予纯氧吸入,必要时纯氧正压通气,直至病人清醒,喉痉挛消失。
2、2.如系麻醉过浅引起,应用静脉或吸入麻醉药加深麻醉,直至喉痉挛及其它反射消失。
3、必要时,可给予短效肌松药,需要的话应行气管内插管。一般认为,拔管后喉痉挛病人SpO2<85%,必需进一步处理。
4、另外,可选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以减少腺体分泌,使口咽分泌物刺激减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2
阅读量:83
阅读量:75
阅读量:93
阅读量: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