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经常晃动牙齿因为啥
一天,点点入园归来,炭忆佴胳郑重的跟我说:妈妈,我的牙齿好像有点松动了。
我一惊,这孩子,才上幼儿园中班,怎么会这么快就换彗祗抑罅牙了,没到点儿啊,正常要到大班或者小一、小二什么的,这孩子一定是饮食不当,激素过多了,哪些食物激素过多呢?看来以后要注意点……正丰富联想着呢,孩子一溜烟跑去找同学了,这茬儿就搁下了。
第二天,入园归来,点点又跟我重复了这句话:妈妈,我的这颗牙好像快掉了,我摇晃它的时候它前后只摆。天哪,难道掉牙是真的吗?真不能接受啊。我赶紧追问,是哪一颗?点点用手指点着尖牙说:这一颗。我凑上去,忐忑的摸了摸这颗小乳牙,发现乳牙坚固如初,并无松动,不禁大松一口气。我告诉点点:你的牙齿一切正常,并无掉牙迹象。本以为孩子听了这话应该和我一样释然,谁知道我竟从他的表情里读到了一种失望。这孩子,掉牙有什么期待的?我有点不解。
过了几天,我们躺在床上睡觉,他摸着自己的牙齿,再次跟我说:妈妈,你看看我这颗牙是不是松动了?有了上次的经验,我淡定多了,但是对于孩子这么纠结牙齿的问题,我开始觉得有点异常,觉得有必要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
我就跟他解释道:你之所以晃动牙齿会有摇晃的感觉,是因为牙齿虽然坚硬但是却长在了比较柔软的牙龈上,实际上到了一定阶段,至少要到大班你才会换牙,那时候你会感觉到牙齿根部慢慢脱离牙龈,和这种摇晃是不一样的。
点点果然又换了一幅失望的表情,讷讷地说:双胞胎兄弟好幸福,还有牙齿作纪念……天哪,原来他真的一直在期待换牙,是希望能像大两岁的双胞胎哥哥那样将自己的乳牙留作纪念!
最近他频繁使用纪念这个词,并且付诸实践。在餐厅用餐时,他收集螃蟹壳、贝壳,然后放在家里留作纪念;街上散发的关于机器人的传单,他要收集下来做个纪念;看到的精致的小石子,他要留下来做个纪念……可是牙齿也要作纪念,这个孩子也真是成魔怔了。
到此,我算是彻底明白了点点对换牙啼笑皆非的期待之情了!
想混龄养育对孩子的确很有好处,大一点孩子该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一个活教材,能减轻孩子对未来发生事情的恐慌。换牙,对孩子来说应该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小时候的我非常害怕掉牙,牙齿松动时就如临大敌,整日战战兢兢的,而点点对此完全没有恐慌,可见父母给孩子提高认识是多么重要。
看着小点点对换牙的期待,我又跟他接着聊到:你之所以没有掉牙,是因为你的恒牙的种子还没有发芽。恒牙的小种子要在你的乳牙的下面慢慢生长,等他足够强大了,就会顶开你的乳牙,……
“我知道,我知道,就想一粒小种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一样”,点点立即插话道,还做了个小芽破土而出的动作。
“是啊,是啊,所以恒牙的生长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土壤,乳牙一定要好好的长在嘴巴里面,要是蛀牙或者提前掉了,这个土壤就不好了,就像爷爷种菜种子的时候用些土或者稻草给种子盖住,就是给他提供生长的良好条件。”在点点的刺激下,我讲的有点刹不住车了,这个道理也在对话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了,“要是你的乳牙提前掉了,恒牙就不知道在哪里生长,就在你的乳牙附近乱长,最后你的牙齿不是整齐排列,而是前后乱长,就没有办法很好吃饭了。”
这个时候我听到点点说了一句让我后怕不已的话
——妈妈,我以后在幼儿园再也不晃动牙齿了!
感情这一阵子他在幼儿园天天如此呀!幸好我及时遏制住了,否则他的小牙齿真是要深受其害呀。
我下意识地搂紧点点,跟他说:点点,咱们不着急,等你的恒牙的种子发芽了,破土而出了,你的乳牙就能光荣完成任务,成为你的纪念品了。
由此我想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做一些不起眼小动作,比如咬铅笔、咬指甲、抠鼻子等等,它们由微小的不引人注意的小动作出现,非常隐蔽,却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因为长期如此,对孩子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我曾见过一个女孩,指甲指盖部分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她因为觉得难看不敢伸出自己的手;另一个小孩子因为咬铅笔导致轻度中毒和牙齿的重度伤害。实际上,当我们指责孩子的小动作时,实际上并没有找到事情的症结——小动作的出现实际上发端于他内心的一个错误的想法,家长应该敏锐的捕捉到孩子的想法的源头,帮助孩子开解掉心头的小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