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自信还是自卑,其实是取决于父母!
1、一、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生活中,父母常常做出不尊重孩子的事:专制、孩子只能听父母的,没有选择权;当孩子向自己提问或倾诉时选择性忽视、漫不经心;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强行压制、甚至责骂;过度保护,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给孩子独立的机会。有句话说,尊重使人有底气。一个没有受到尊重的孩子,会对自己有着极低的认同感。他们的心里总是充斥“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的声音,认为自己不值得去拥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自卑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2、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确地鼓励和赞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缺少欣赏的目光,常常用“比较”、“打击”给孩子埋下了自卑的种子。这些父浙觎戽锴母,总是善于发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却只会盯着自己孩子的缺点,不断否定孩子,甚至打击,不管孩子怎么做,付出了多少努力,似乎都无法令他们满意。就这样,得不到正向反馈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不自觉地用别人的优点衡量自己,看低自己的能力,陷入自卑。正确的赞赏需要父母的智慧,不是一味地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而是要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具体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很小都喜欢玩具,比如孩子玩喜欢的玩具抱抱旺升级成功了,取名成功了,父母都可以对孩子加以夸奖鼓励。这样,孩子会更积极地强化好的行为,对自己也会有更加正面的认知,激发自信心。在孩子失败、沮丧、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时候,父母更是应该及时站在孩子身边,给他鼓励,帮助他重建自信。
3、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年幼起就享受过父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内心丰盈而笃定。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幼年培养出来的强大自信,也会使他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挫折,不自暴自弃。每一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我们都可以理解。可是父母一定要做好的一个准备就是,你的孩子很大概率上未来只能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很多父母无法容忍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对孩子的爱常常随孩子外在的表现而变化,比如对孩子许诺“你能考第一我才给你买这个”。或是考试考得好了,就对孩子格外亲昵,关怀备至;考得差了不如人,就故意冷落、忽视,甚至挖苦讽刺。摧毁孩子的自信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父母的语言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