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活水”变成“生态水”?
1、池塘、湖泊底部常冒上来气体,怎么回事?石油是浮游生物等的遗体“变来”的,其中大量的氮又到哪里去?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水底缺氧的那个世界里,嫌气性细菌“消化”了碳、氢、氧、氦等,而把多余的氮、硫、一部分氢变为简单物质奉还大自然。
2、这个过程如果发生在我们养鱼的缸中,尤其是海水缸中该有多好!其实,这个过程在许多海水缸中,在许多水草面中都不停地发生着,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
3、硫化氢”、商品硝化细菌说明书中常云“本品能急速分解氨、“分解氮氧化物析出氮气”等。这说明商品硝化细菌的作用并不单纯只是“硝化”,还能“分解毒物”和“反硝化”(脱氮)。
4、在无底沙(不是指无增面物)或循环均到位的缸,商品硝化细菌只能进行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受到干扰,作用多是一次性的(因无法繁殖),而在有底沙(不是指有增面物)或循环有死角的缸,嫌气性细菌有可能在死角增殖,并连续进行分解与脱氮工作。
5、如果一个海水缸已近1年未换水,而鱼照样摄食成长,颜色也好,则不必进行氮等测试,便能肯定有较多嫌气性细凿正在“脱氮”或“反确化”。我们把具“脱氨”或“反确化”作用明显的缸,叫“生态缸”,也称为第二阶段平衡缸。
6、可局部“架高”底沙,在底沙下面局部抽放水,留下一些不通透“循环水”处或设法留下约占缸体积1/10~1/6的非循环区或死角(过桦颁虍与滤缸、过滤槽等也包括其中,统一计算),让嫌气性细菌活动,让缸中同时进行着“硝化”和“反硝化”两种生化作用。如此才更接近生态缸。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1
阅读量:40
阅读量:94
阅读量:37
阅读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