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辞路,虎不辞山。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意思:人离不开谋求生活的道路,虎离不开山林。
不:
读音:bù
字义:做否定性的回答
辞
拼音:cí
释义:告别,请求离去,解雇等。
“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出自:
1、清·无名氏《施公案》第一百六回:“常言:‘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将来众位总有到茂州去的。”
2、张孟良《儿女风尘记》第三部七:“都是乡里乡亲。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谁还能背着房子逃难?”
3、时有“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之说。
扩展资料:
有个风俗叫“辞路”,就是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了,要走动走动,能解的结都要解开,人都要死了,总不能心里揣着个疙瘩,就像古人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引用: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凡是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举例说明:
20世纪初,有很多山东人到东北去“闯关东”,他们年老时,觉得自己身子骨越来越不行了,就会为自己的后世做准备,于是有些年迈的山东人不远千里回到山东,都不愿客死他乡,如果客死他乡的话,到死他们心里都会有疙瘩,所以回来了,这就可以叫做“辞路”。就是解开心里的疙瘩,让自己死之前没有遗憾。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