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预习课文
1、阅读单元导读 人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之一就是每个单元均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学中有数。叵萤茆暴(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为例) 从单元导读,我们可以指引孩子: 1、归纳出本组单元的主题——热爱学习。 2、提炼出本组单元的要求:1)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自然段进行编号,1、2、3、4……。进入实质性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朗读课文并且至少三遍。朗读课文的要求是: 1)大声朗读,声音响亮; 2)咬字吐字清晰,字音正确; 3)朗读要有一定的感情;
3、积累词语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的朗读过关后,借助《词语手册》进行积累词语。 1)把在《词语手册》上出现的词语在语文书上一一划出;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如AABB格式的,ABB格式的,ABCC格式的等; 3)朗读自己积累的词语2-3遍; 4)在摘记本上把积累的词语誊抄2遍;
4、积累句段 翻到课文后面的要求,根据提示完成句段的积累。 1)在摘记本上誊抄课文要求积累的句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朗读积累的句段并初步加以理解。(此处的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句段的理解,务必用语言说出。)
5、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阶段的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通常有:1、摘录法。2、归并法(又叫小节归并法)。摘录法就是摘录一个或者几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主旨句连缀起来作为段落大意。归并法就是把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意思归并在一起连缀起来作为段落大意。
6、掌握中心思想 课文的中心思想,简明地说就是写作的目的。小学阶段的课文中心思想一般的有如下几种类型。 1)写人的文板丘衡噎章。格式:文章赞扬了××(某某)具有××(怎样的)品质。 2)写景的文章。格式:文章赞美了××(景物)壮美,表达了作者喜爱××(景物)的思想感情。 3)写物的文章。格式:文章表达了作者喜爱××(物品)的思想感情。 4)写事的文章。写事的文章格式较难以统一。有赞美社会制度的,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有反映劳动人民的,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因此,此类文章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掌握。
7、课外阅读拓展 在学习课文之后,根据学习情况对课内的学习进行拓展。如人教版第九册第一课学习之后,可以拓展的内容有: 1、名人读书的方法; 2、名人爱读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