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应如何带领下属
1、问题出在谁身上 在年纪较轻的主管方面,他们经常表示自己因为下杨钭维程属始终听不懂自己的意思,而大发雷霆或感到烦躁不安;而资深的主管,又觉得自己和下属的年龄差距太大,不容易进行沟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人认为下属之所以做不好工作,原因是出在他们身上,或不够认真或缺乏干劲;而也有主管怀疑下属的不成才是自己造成的,因而时常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 目前有不少企业都将教育下属的责任,全都推给直属主管,而主管也只能靠个人的能力和力量教多少算多少。比如,只告诉员工设定的目标,要他们尽力而为,而完全没有详细说明工作的方式或提供更精确的指示,更不要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了。这根本是典型的“无能主管”的作法。 如此说来,如果主管不知道该怎么教,下属的表现自然也就无法让人满意了。有一种说法是,一家公司八成的业绩是由二成的员工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是由二成的“英才”和八成的“庸才”所组成的,如何改变这样的结构真的要考验主管了。
2、以行动指导下属 “无论怎么教,业绩就是毫无长进””“我明明教他了,他却怎么都做不好”,如此种种,甚是令主管们头疼。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是因为“教法”不适合对方,也即无法引导对方做出你希望他做的事。然这或许是因为下属或新进员工心里有所想,比如他们“被宠坏了,缺乏毅力””“缺乏对工作的热情”或“得想办法改一改优柔寡断的个性”等。但是主管也这么想的话,就很难解决问题了,因为带人的关键是行动!
3、每次限做三件事 每个人都有极限,无法一次记住许多事。因此,每次最多提出三项具体的行为要求,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如果下属负责的是业务工作,就要求他“每天拜访四位客户”“学习打招呼的方式”和“要记得拿公司简介给对方”就可以了,其它的就可以由其自主进行,当然要注意错误的发生。 我接触过不少优秀的领导者,发现他们都有一项共通之处,那就是在指示或指导下属时绝不贪心,这或许就是他们的成功之道。反观有些主管,不仅要求太多,有时甚至还会要求下属必须做到“提供等同世界顶级饭店的服务”或“成为全公司的业绩冠军”,而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也难怪下属工作不如预期了。
4、如何辨识“我懂了” 当教完下属或新进人员一件事的时候,主管通常会问对方“听懂了吗?”,而得到的回答也简单“我懂了。”这看似简单而理所当然的答案,却有一个巨大的陷阱隐藏在其中。因为下属就算没听懂也不好意思说“不懂”,或者他以为自己听懂了却出现了理解上的错误,或是连他自己究竟懂了没有都不知道。 尽管主管花了许多时间和工夫教导下属,但如果他依然还是不懂,其指导工作就不算结束。只有确认对方是真的了解或真的学会了,才能进行下一项事务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