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实用攻略
D1 上海-多哈-伊盍嫫谧艰斯坦布尔
夜里0:50的飞机,浦东国际机场到多哈的办票区排着长长的蛇形队伍,很多中东的商人带着各种电风扇,遥控飞机等小家电等候乘机,所以提前一点到机场是必要的。由于当时飞伊斯坦布尔主要折扣的航空公司只有卡塔尔航空和阿联酋航空两家,签证下来以后才买的机票选择不是很大,所以选择了当天折扣较多的卡塔尔航空,现在搜索机票发现土耳其航空的直航飞机价格也很便宜,甚至俄罗斯航空也有非常便宜的机票,国际化的交流果然还是越来越便利了。
下半夜到了多哈机场,想起几年前出国半夜候机的经历,以为将是很冷清的机场在迎接我们,未曾想到多哈机场热闹如白天,不大的机场挤挤攘攘,免税商店很多东方脸孔的营业员,虽然操的还是一口英文,但是估计还是机场方面为了迎合这个时间段在此转机的东方旅客的安排。候机厅有很多韩国人,很多都是转机去旅游的,机场很冷,冻得我直哆嗦,但可以看见韩国人披着披风毯子窝在一边看书,可见他们的旅游经验确实丰富,后面的旅程也有很多的体会。候机厅设有无线网络,可以上网,但是信号不好,只有靠近特设的wifi区域才会有信号,但总是寥胜于无了,可以发发围脖刺激一下还在上班的朋友们。
本以为难熬的几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带上的打发时间的书也没看进去多少,期间在机场进食一顿,就是快餐,味道不怎样,可刷VISA或万事达。
卡航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飞机上会准备眼罩袜子和牙刷,空姐也有很多东方面孔的,只是听不懂中文,听她们用英文和那些准备外出打工的输出劳工别扭的交流吃米饭还是面条,我纳闷这些空姐都是哪里来的,明明长着大中华的脸。睡个觉,看几部片子,虽然腰酸屁股疼,但相信终于还是会熬到落地的那一刻。
D2 伊斯坦布尔
到达伊斯坦布尔是下午15:00,辗转乘坐M1先去了Otogar买了后日去格雷梅的大巴票,然后继续M1乘到Aksaray,再走地面换乘T1,原本以为T1也是地铁,找了半天才知道是有轨电车。一路上带着新鲜劲浏览了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精华,在Gulhane下车抵达我们在booking.com上预订好的靠近皇宫的Ramond Hotel.
Ramond Hotel 位于托普卡帕王宫的西北侧,饭店虽小,却也整洁干净,地理位置不错。苏丹艾哈迈德区是游客聚集的地方,蓝色清真寺,圣索非亚大教堂等名胜就位于这个古老的街区,有轨电车穿梭于此,大路两旁开满了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店和地毯店,小巷的青石板路两旁开着饭店和各种小旅馆。虽然充满了商业气息,但却不失悠闲的氛围。来前曾经在拉杆箱和背包之间做过纠结,事实证明背包是明智的,在斑驳的石板路上行走,拉杆箱的轮子应该不够给力吧。
稍作休整,在LP上推荐的饭店里吃了一顿便餐,后来发现其实附近的饭店其实都差不多,不管价格还是口味。饭店一般提供免费的turkey Tea,也就是一般的红茶,比较特别的是装在透明的郁金香型的玻璃杯中,加糖食用。
D3 伊斯坦布尔
这一天的白天是留给伊斯坦布尔 苏丹艾哈迈德区的,整个精化的古遗迹都分布在这条线上。早起,背上相机开始旅程。所有的路程完全可以用双脚来丈量。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时期,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是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子让人感叹自己的渺小,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
教堂不远就是是蓝色清真寺,根据攻略从跑马场方向进入可以看见清真寺的全貌,寺内部大部分区域只有信徒才可以进往,脱了鞋跟着如织的游人走了一圈,连拍照的兴致都没有了。倒是寺外有一块很大的休息区域,很多小贩卖着烤玉米和其他小吃,路边有卖土耳其冰淇淋的,口味比世博会土耳其馆的多,而且小贩也比世博会上的工作人员精力充沛,想尽办法“调戏”小姑娘。 这里我们第一次遇见了操着中国话的土耳其导游和一小队中国人,看起来像是来土工作考察的。旅途中,我们一共只碰见过2次中国人,还有一次是在卡帕多细亚的一日游中,遇见了其他团里上海来的小夫妻,老公来土耳其工作3个月,老婆就跟着过来度了半个月的假。土耳其的中国人少,少到问完你是韩国或日本人后,再问你是不是香港或新加坡人,少到知道你是中国人后大家都想跟你合影。不过最近看见很多土耳其的游记啊,相信这么好的地方,不会被我们无视的。
地下水宫,这个原来用来储水的地方现在只留下浅浅一汪水,耳畔回响的全是水珠掉落水面的叮咚作响,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湿滑,路旁伫立着一排昏暗的路灯,整个水宫灯光幽暗,神秘而朦胧。灯光照到的地方鱼群穿梭往来。有两根柱子是镇殿之宝。这两根柱子之一就是著名的“美杜莎头像之柱”。另一根就是传说中被称为“眼泪之柱的石柱,据说会带给人好运。
游完这些目的地,我们开始了闲逛,步行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耳边传来清真寺的唱诵声,岸边是钓鱼的人们,小贩叫卖着烤肉烤鱼三明治,鸽子在清真寺巨大的尖顶上盘旋,有轨电车不时地从身边经过,忽然觉得置身于希区柯克的电影中,似乎转头就能看见躲匿在人群中宽大的风衣一角一闪而过。
除了烤鱼不错,这里的车厘子也便宜的吓人,又大又甜的车厘子在港口附近推车的小贩那只要2欧一公斤,晚上便宜的时候只要1欧,于是饱了口福,只要呆在伊斯坦布尔,每日必买车厘子。
由于来时想实地考察以后再决定回来以后住在哪里,我们闲逛中也带着任务,蓝色清真寺后,有一处酒店密布的街巷,走到深处,能找到有美妙海景view的小house,讨价还价半天,发现价格没有booking.com上面优惠,于是决定回旅馆再到网上预订,这样订到了后来我们住的有巨大海景天台的旅馆。
D4 伊斯坦布尔
这一日继续游览皇宫和博物馆 。托普卡帕王宫在黄金角海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普皇宫外围有很高的城墙,宫殿外侧是绿木葱郁的第一庭院。皇宫里有各类主题的展馆,其外观造型和内部设计都渗透着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有圆顶清真寺之类的建筑,也有尖顶碑状之类的建筑。宫殿有一个露天阳台,据说是供贵妇们休憩游玩的,因为是依山傍海而建,站在上面还可俯视大海和山脚下古城墙的断壁残垣,有悲壮之感。
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说起历史,我知之甚少,但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一些传说却有些兴趣。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是一块有着传奇色彩的土地,这里西邻希腊,南望埃及,东连美索不达米亚,四周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各种各样的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今天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汇集了各种不同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收藏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评价,来到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
下午继续闲晃,晚上去otgar乘坐大巴,开始第一段夜车之旅,向卡帕多细亚进发。
D5 格雷梅
到达伊斯坦布尔的当天已经买好了去格雷梅的车票,网上攻略说旺季的时候有车可以直达,但是我们看见的大巴公司,基本都是要先到内夫谢希尔,再换乘小巴到格雷梅的。当时用我们蹩脚的英文交流后,当地售票员用更蹩脚的英文承诺车是到格雷梅的,但是到了内夫谢希尔,基本上所有人都还是下了车,车上一个独行的韩国驴友告诉我们不要下车,还没到,但最终还是被赶到一辆小巴上去了。不知道为什么土耳其盛行夜车,很多地方的公路交通只有夜车,所以巴士服务很好,会提供饮料和小点心,大巴上有沃达丰提供的wifi,有的车还会提供靠垫,虽然有贴心的设计,但是毕竟是夜车,碰到车上有小孩子哭闹,那就要看你的功力了。
接下来的事情有那么一点哭笑不得,到了格雷梅,一下车,一位当地人热情的挤上来问我们需要什么帮助.当时正处于下车拿行李的慌乱和睡眠不足中的我们,以中国式的经验判断他是拉客的伙计,果断的说了"no,thanks."然后当人群慢慢散去,客人都被各自接走后我们仍然在原地研究饭店的预订单,上面说到了以后找information打电话给饭店来接,而information的小房间里,竟然就是之前被我们判断为拉客的人,由于我们之前拒绝了他的帮助,他很生气的拒绝了我们打电话的要求。我们中国式的防备心理,给一个土耳其朋友造成了自尊心上的伤害,有点料想未及,好说歹说,解释我们的无心之过,这个倔强的土耳其人还是帮我们打了电话,省去了我们自己找旅店的麻烦。
旅店很棒,70欧的洞穴屋非常精致,依山而建的地中海式度假小饭店,拥有美丽的露台和动人的景观,爱死了在这里的两天。
刚到酒店的时候还太早,房间还没空出来,和酒店的韩国接待聊了一下,说我们当天就能租摩托车自己游览,价格忘记了(这么久了就原谅我吧),但是租车的小旅行社态度很好,还请我们喝苹果茶,于是我们就在酒店把第二天一日游的行程和热气球也定了下来。
骑车兜风相当的开心,我们依赖一张旅店老板手绘的地图和LP瞎转悠,其实哪里是哪里真是并不相当清楚,但是置身在高耸的仙人烟囱和宏伟的蜂巢崖之间,呼吸着乡村的空气,那是相当的惬意。
途经一个村民聚集的地方,开满了野花,几个老爷爷热情的拉着我们,说着听不懂的语言,并让我们坐下合影,亚洲人的身份忽然让我们大受欢迎。轻松的田园氛围然我放松下来,并不是所有的热情都是带有目的性的,这是国内外旅游在我体会中最大的区别。
D6 格雷梅
一早5点多起床,有车接去热气球之旅,这一日享受着我人生至高的风景。工作,压力,什么都是浮云,还是全身心体验的大自然的神力吧。
时间安排的很满,接下来我们又开始了帕穆卡莱一日游,参观了一个地下城徒步了一段厄赫拉热峡谷,还有一些因为英文差叫不上来名字的地方,结识了一对土耳其兄妹,不过人家留的联系方式是facebook和twintter,所以我们的国际联系未能建立起来,杯具了...
原以为时间很赶,旅程很紧,其实还好,参观了一天,还有时间让我们坐在露台上看着夕阳吃了一顿晚餐,乡村的节奏果然不是用上海思维来衡量的。晚八点,带着倦意我们又上了下一段旅途,棉堡,我们来了。
D7 帕穆卡莱
又是一夜的颠簸,一早天蒙蒙亮,大巴车到了Denizli.从格雷梅到棉堡,首先原路回至内夫谢希尔(Nevsehir),再换大巴到Denizli,这么一折腾,又是一个清晨到来,有人在车站接我们,换上一辆小巴,迎着清晨的阳光,直接来到棉花堡-帕穆卡莱(Pamukkala).由于在网上看攻略说棉堡一日就可尽兴,在我们紧凑的行程里可以当日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但遗憾的是这样就不能在棉堡最美的时候欣赏他美丽的落日了,权衡再三,我们还是决定留更多的时间给接下来的行程.
到达的时候还很早,小镇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我们先找到一个旅行社,买好下午去南爱琴海小镇库萨达斯的车票,将行李寄存在那里,又与旅行社的导游闲聊了一会,在旁边韩国人和日本人合开的小旅社喝了杯茶,考虑了他安排我们以弗所周边游的建议,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在爱琴海边闲晃.记得中间聊到来土耳其旅游很少看见中国人,导游先生说这是因为中国人有钱了,都去法国购物了.
帕穆卡莱小镇看起来是一个普通的旅游小镇,等我们慢慢爬上景区的小山坡,白色开始慢慢显露的时候,才真正兴奋了起来.翻了一下门票,发现进门的时候原来不到8点,上山的时候,视线里除了我们只有两个游客.清晨的温泉水哗哗的顺着洁白如雪的石灰岩往下流,一层一层的积水,映着蓝天透着美好的颜色,如果不是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绿,真让人怀疑冬夏倒置了.入门处必须让游客脱了鞋光脚而上,踩在白色的石灰岩上,十分咯脚,不过一会就能找到诀窍,就是顺着水大的地方走,那里已经被水打磨的十分光滑了.兴奋的拍照留影,白茫茫一片,这没人的机会应该难得.不过细看这些石灰岩,有些地方已经泛着点红色,特别是后来原路返回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游人太多受到了影响,貌似有被氧化的迹象.真希望这样的美景,能够不受破坏,一直留存.
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欧洲游客,我才发现我们的不合时宜.西方人基本是海滩度假打扮,比基尼泳衣上阵,我就想是不是有水的地方他们就想洗澡呢,呵呵.不过又背包又拎鞋的我们也羡慕轻装上阵的他们了,真想扔掉这些负担,好好的跟大自然接触,不然就要像我们,连照相都难腾出手了,有点恨…
一路爬上顶,高处是一个平台,仿佛又一个世界俯视这山谷中的小镇.这是一处古罗马的耶拉波利斯遗迹,说实话我对这段历史不甚了解,功课也做的不好,但走在其中的时候,确实会幻想当年那繁荣的景象,仿佛穿越般回到那些故事当中去.各位要去的同学一定要带上泳衣,因为除了那石灰岩区,还有一处遗迹温泉开放给大家游泳,游在古罗马的断壁残垣间,我看想不穿越都难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