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吃”苦头“,可别逆天了!

2025-04-14 06:26:18

1、“吃苦”要会吃才行孩子满了6岁,就该上小学了。入学前,爸妈如果合理的安排些挫折,也算是一味良药,它能让孩子体验负面的不梯瓣氨割开心、难过,内心受到震撼,从而获得教训和经验。但是,当孩子面对挫折时,你应该更看重孩子的心灵成长,用温情去温暖孩子,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2、变相”吃苦“,谈不上是”教育“这些年里,吃苦教育的花样越来越多,学校和社会上的磨炼式夏令营、冬令营、徒步远足、爬山……。这些活动对孩子大多有好处,能让孩子学会独立处理问题,生活自理。可是,也有一些“吃苦”的做法太多极端,引发了不少争议。你得明白,肉体惩罚、饮食折磨、辱骂嘲讽等,不仅跟挫折教育不搭边,而且会让孩子的身体、心理都不堪重负,必须禁绝咯!!3、“任务式”吃苦,没用“吃苦夏令营”,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报道里看见过,这些“吃苦夏令营”喜欢采取准军事化的管理,包括军训、跋山涉水、种地等“吃苦”项目。这虽然是去“吃苦”,但要从爸妈腰包里拿走钱可以一点不少,通常十来天的“吃苦夏令营”要花数千元以上。 它如果管用倒也好了!可惜,开办“吃苦夏令营”、开设吃苦课,实际上是把“吃苦”从日常生活中剥了出来,成了一门单独的课程。这样,就会让孩子有“任务”的观念,学完拉倒,根本不会把吃苦跟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4、“吃苦教育”≠体罚几年前的杭州,位于四宜路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这是一家只招收6岁至13岁、家庭有经济实力,且调皮捣蛋男孩的培训机构,因为它准军事化、全封闭管理和“奖罚分明”的特殊训练方式,尤其是罚吃辣椒酱、黄连甚至挨鞭子的另类惩罚手法,着实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种教育,美其名曰“磨难教育”。而“西点”的出现,迎合的就是社会对青少年“磨难教育”的需求。可谁也不傻,“磨难教育”决不等于是“不打不成器”,在教育、管理中采用体罚,无论有没有得到家长的口头或书面授权,都是违法的,而且,这会给未成年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