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目录事项

2025-04-14 10:36:03

第二,以选择贷款客户为基础。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贷款客户,抓住优良客户,压缩中间客户,清理不良客户。企业信用等级是对客户质量的综合衡量,是决定贷款安全性和效益性的主要因素。第三,以建立信用制度为保证。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信体系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保证。

第四,以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根本。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第五,以加大清收不良贷款的力度为关键。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数量较大,清收转化的难度也大,而且大部分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责任不清。为加大清收转化的力度,要广开渠道,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帮助,抓住时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清理各笔风险贷款。同时,要采取适当奖励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3635894性,对清收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要根据不同的风险贷款,充分利用银行的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还贷、付息能力,对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及时停放贷款,积极处理抵押品,收回旧贷。对宣告破产的企业,要依法清收银行贷款,要运用法律手段排除风险,紧紧依靠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的配合,抓住时机,逐户上门清收,对“老大难”、“钉子户”要敢于碰硬,依法起诉,抓典型,动真格,重点突破,扩大影响,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

一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制约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障碍之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改变几千年的传统,让全社会接受借贷消费的观念,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特别是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原来的固定工变成了合同工,越来越多长期依赖单位生活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失去了心理依靠的“社会人”失落心理较严重,预期收入下降;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让居民把积累子女教育基金、医疗养老保险基金等提到议事日程。人们对远期收入下降、消费增加的预期,导致部分居民在潜意识里排斥消费信贷,阻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个人收入有限的消费群体是制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又一障碍。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普遍偏低,能完全符合消费信贷条件的客户数量有限。同时,由于多种原因,中小城市居民的理财能力欠佳,投资渠道单一,合理配置组合家庭资产的意识不强,让许多人不愿、不敢或不能借贷消费。

费信贷业务发展与体制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由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特别是汽车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是目前公认的低风险业务,因此成为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争抢的“香饽饽”。在同一城区,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之间都存在竞争。同一地区同一商业银行不同分支机构内部相互竞争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模式目前已不能适应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化发展的要求:(1)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分散经营的模式必然导致系统内的分支行之间、甚至支行内的部门之间激烈竞争,不但无法形成合力,反而会因此产生内耗,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不经济的,甚至可能会因争抢客户违规经营造成风险。

(2)不能适应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是一种单户金额较小的零售业务,手续办理环节较多,贷款办理成本相对公司业务较高,因此业务效益状况与贷款规模密切相关。分散经营的模式要求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从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贷款固定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贷款的实际收益率。而且由于贷款规模的限制不能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导致由客户经理兼任个人消费信贷工作,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下且风险隐患大。(3)不能适应业务创新的需要。在现有体制下,大多数个人消费信贷客户经理和管理人员均属兼职,市场调查、业务创新乏力,在个人信贷产品的开发上只能适应市场,无法引导市场潮流,稍有不慎就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被动。间的矛盾,成为银行快速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心理障碍。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博弈中,各经办行往往担心“顾此失彼”。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因素很多,经办行在具体办理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集中在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这两个环节中,具体表现为个人信用风险和贷款管理风险。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是数额众多的单个贷款人,情况千差万别。而目前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个人账户体系也未建立,在个人收入状况不明晰的情况下,个人资信状况和个人还款能力的审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贷前工作,它需要经办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详细的调查;贷后管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