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习俗
1、起源七夕节日期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人的情人节,原名是乞巧节,该节日起源于东汉,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
2、穿针乞巧汉代时女子在七夕晚上聚在一起,拿着五色丝线和七孔针借着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先完成的被称为“得巧”,迟的被称为“输巧”。
3、喜蛛借巧把瓜果放在盘中,放入小蜘蛛,看织的网疏密,代表喜事之兆。
4、投针验巧明清时期,女子在七夕节前一天准备一盆水,晾晒一天后水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膜,女子轻轻将针放在水面上,针影会有不同的形状,如果是一条直线则为“输巧”,其它各异的图案则为“得巧”。
5、拜织女织女管理云彩和纺织业,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少女们拜织女希望自己能寻得好人家、妇女希望早得贵子。
6、拜魁星魁星主文事掌考运,七月七日正好是他的诞辰,读书人拜魁星,希望他保佑自己能够金榜题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7
阅读量:53
阅读量:52
阅读量:65
阅读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