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九宫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分析

2025-03-29 08:11:51

1、一、九宫山地理区域概况九宫山位于湖北东南部通山县境内,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西与崇阳县相交,北与通山县横石镇和闯王镇相连,东与通山县太平山林场相接,属幕阜山系九宫山脉中段,地理位置为东经114°23′35″~114°43′24″,北纬29°19′27″~29°26′52″,海拔高度200~1656.7m。因其处于“三国旅游线”、“三峡旅游线”和“武汉-岳阳-九江”三条旅游线中心,京广线107国道贴境而过,106国道顺九宫山脚下延伸,故其坐拥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

咸宁九宫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分析

2、二、九宫山旅游资源分析(一)九宫山自然资源“庐山天下秀,钟灵数九宫”。九宫山面积196平方筇瑰尬哇公里,其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壅酪认奉7米,被称之为鄂南第一峰,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九宫山主要胜景有八处:青松迎宾、云湖夕照、泉崖喷雪、云海波涛、真君石殿、伏虎天门、云关石刻、陶姚泉洞。但这尚不足以概括九宫山物产之丰、景色之异,下面具体从山体资源、水体资源、气象资源、动植物资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山体资源。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使九宫山呈现出干姿百态的奇特景观,有雄奇壮观的四峰(铜鼓包、三峰尖、龙瑞山和老鸦尖)并列的“冰川角峰”;有著名的石龙峡景区,中有崖、石、树、瀑、潭等组成的自然景观,如明代的通山县礼部侍郎朱庭吏所筑的两崖行窝等;有风车口前的“尼姑石”和“和尚石”,这两块耸立在树林上的奇石,高约丈余,一上一下,状如人形,正向上奔跑,相距百余米,人们戏称“和尚赶尼姑”;有“陶姚仙洞”之称的古崖洞,背靠笔架山,前临喷雪崖,洞外有突兀巨石,洞内还有汨汨清泉;还有各种独特的溶洞景象,如狮子洞,青猿洞等······2、水体资源。九宫山的水体资源主要表现为瀑布、潭、湖等形式。这里有我国落差最高的大崖瀑布,有“白日千条露,斜阳万又虹”之称的喷雪崖,有落差200多米的樱花沟下叠泉,森林公园的安坪瀑布群和樱花沟瀑布,可谓“三步一瀑,五步一潭”;潭中最具代表的便是“中港十八潭”,如芳心潭、丹桂潭、明月潭、仙姑出浴潭、贞节潭、鸳鸯潭、牛郎潭、织女潭等,不一而足,一潭一传说,既有良辰美景又不乏诗情画意;湖中代表则是“云中湖”,顾名思义即云绕雾缭之湖,位于海拔公尺的凤凰岭上,湖面百多亩,蓄水量一百多万立方米,最深处35米,是国内高度仅次于新疆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高山湖泊。青山处处环流水,山的刚毅搭上水的柔美,更显现出九宫山旅游文化的包容性。3、气象资源。九宫山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而且九宫山还拥有足以与黄山媲美的气象资源,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九宫山的云海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行行行至老山腰,足踏云关万虑消”,宋代道人懒掘咏怀如是说。其他景观如日出、夕照、宝光和瀑布云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古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笔者认为应该再添上一句即“九宫赏完不下山”。4、动植物资源。九宫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属于中亚热带植物群落的典型自然区,里面生长着世界五大洲的植物,仅木本植物就有83科,占全国木本植物总科的46.1%。保护区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银杏、香果、杜仲等40余种,属我国古老珍贵的特产树种有30多种;动物种类丰富,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保护的34种,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是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176种。最具代表性的是金鸡谷景区,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鹅掌楸,紫茎等25种,安坪鹅掌楸被誉为我国最大的鹅掌楸。森林公园有野生动物160多种,兽类36种,17种野生动物为湖北新发现,比张家界多7种。

咸宁九宫山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分析

3、(二)九宫山历史人文资源自然风景的得天独厚,九宫山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底蕴深厚。具体分为名人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饮食文化四个方面:1、名人文姝耒匝揎化资源自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而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闯王文化是九宫山人文文化的标签,走进闯王陵,穿过门楼进入闯王墓冢,由墓冢而上便是陈列馆,一路走过,似乎可见当年的历史沉浮,“纵横半中国,苦战十七载”,终是“黄尘万里无归宿,唯有英勇殉社稷”,令人不禁惋惜英雄气短,同时“以史为镜,而知古今”。2、宗教文化宋代淳熙十四年,道士张道清又于九宫山上建造九座道观,遂成为道教胜地。现存有九王庙、真牧堂、石城门、一天门等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封神演义》中普贤真人修炼于九宫山白鹤洞(这里的普贤真人即是后遁入佛门在峨眉山修行的普贤菩萨)、张道清道士解劝尼姑、和尚的神话传说以及九宫山的无量寿禅寺都可以表明九宫山既有道教传统,也曾受佛教影响,故其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3、建筑文化九宫山的民居建筑以“周家大屋”为特色,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祖宗祠堂,小姐闺阁等,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家家相同,户户相连,从里周游一遍——晴不带伞,雨不戴帽。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清代乾隆戊戌年,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周瑜第代后裔周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至今230余年,是一座坐北朝南、布局严谨的三进清代建筑,青石小巷、高墙黛瓦、回形天井、利于排水的屋顶设计突出了南方建筑的典型特征,似乎将人带回了那个时代的烟雨江南。4、饮食文化九宫山的饮食文化不同于各种菜系的精致化、体系化,其食材取自山野间,对于吃惯大鱼大肉的城市游客,上山绝对要品尝野山菜,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吸引力,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以及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萝卜、平豉等这些开胃菜都令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另外,茶文化也是九宫山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产于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通山县所产茶砖已远销内蒙。

4、三、九宫山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九宫山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区域便利,但至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其原因包括诸多方面,如宣传不足、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景点的修缮和文物的保护力度不大等。现给出如下建议:(1)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形成特色的旅游品牌根据九宫山“天下第一爽”的品牌形成特色的夏季避暑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此为主线按照“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的资源特点推出四季特色旅游产品。另外,也要注重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针对市场需求和特定时间推出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2)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拥有保存完好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前提,也是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九宫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就目前而言还是存在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开发景区的同时忽视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保护,如九宫山滑雪场的建设就对该处植被造成较大的破坏;公路建设给动物种群和群落造成人为屏障,缺乏动物“走廊”,对公路沿线植被破坏较大,滑坡、塌方等时有发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等。在今后的景区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3)借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故在旅游宣传的方式上要打破电视、报纸、海报等传统的宣传方式,借用网络的传播方式更有利于降低宣传成本、扩大宣传范围,将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推向更多的消费者。(4)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必须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这包括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水、电、通讯以及商品等的供应问题;其次也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即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最后,通过整治社会治安,维护正常旅游秩序,实施严格的卫生管理措施,为广大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5、参考文献:[1]胡静:《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为例》,2005年5月[2]蔡朝晖、黄小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2009年6月[3]索生安、冷静:《浅谈九宫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1997年[4]邓微著:《华中胜景九宫山》,1993年8月第l版[5]桑霞:《咸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的研究》,2012年1月[6]陈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2006年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