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实修功法:站桩体悟之“心境境界”

2025-04-17 11:28:01

1、道家功法和佛门功法有一个原理是极其类似的——心境至重(在悟道中,我一般把境界分成三种:功法境界、悟道境界、心境境界-其实三者本为一体,划分-让学习起来更直观而已;如同身与心一样)。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精神世界之类,理解的不错-但需要再走近一步,以心传心的东西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如何“再走近一步”,举个例子,唐诗宋词大家都读过,过了这么久的岁月了,今天-我们现代人为何写不出古人优美的诗词?并不是人们词汇或文学功底比古人差,绝不是,问题的关键—还是一种“心境”。这种心境和道家悟道、佛门参禅、基督仁信等都是一样的,里面都有自己觉知,也就是说-你做事修炼实修参禅历练红尘……的一份体验。这份体验只属于你自己,如烦恼皆菩提的烦恼一样,仅属于你自己,而你自己从中所悟、所觉、所伤、所痛、所欢笑、所有的所有-包括一个念头,如果那个念头刚冒出头,你就能抓住它,那么在实修功课中你觉知和观照已经入门,心境-并非单纯的因缘而生,更多的来自于自身的修炼。有一个小故事——一个自认天下无敌的神箭手,听说有一庙宇的一位老师傅也是百发百中的箭法高手,因此慕名来找老师傅挑战箭法。老师傅微笑的说:给我来吧。就把他带到一座险峻的悬崖边上,悬崖对面就有靶心。神箭手手持长弓站在悬崖边上,看了一眼千丈悬崖下,双手双腿不由有些颤抖,自然没有射中靶心。而老师傅却轻松的射中了靶心。这个故事也在默默诉说着-不是神箭手箭法不好,只是输在了在大多现代人眼里比较虚无缥缈的心境上。 哎~啰嗦了这么半天,大家已经能领悟我要传达的那句话了吧。如果无所领悟,就不要看后面的实修功法心得了。道家理论不是胡思乱想、不是空乏无力的理论,只是简简单单来自于实践中的体验、感受,而心觉体悟。先来看看我一段实修修炼的体验吧——

2、傍晚,夜深人静,我站在一个大树下和大树“比试”—站桩。这棵树,来自于夏天,因为冬天的树确实比夏天收敛好多好多,放佛进入了睡桃剩窭纸眠,从不打扰生灵们的自然和谐-当然包括睡眠。夏天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站在大树10步左右的距离,静静的看着树和流动的清风交流着,树枝每一次摆动都是那么完美,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完美的化解着风的力道,看—有一片叶子迎风飘落了下来,而我竟然抓不住这片叶子迎风飘落的一刻一刻的变化,原来,不是我不能放慢叶子的动作,重点是无法阅读风儿的轨迹,伴随风儿飘动的叶子,动的是风罢了,那么我眼中的叶子已经是风了,我在欣赏阅读的,也只是风。直到叶子飘落在地面上,突然又发现更有趣的,那是大树的影子,看它如同野兽般晃动的身躯,这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动感,让这影子一下子表达出了树的灵魂。我怀着敬畏的心面带微笑的感受这大树流动的生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闭上了眼睛。自己已经没有身躯,和打坐中的忘形一般,但还保留了一丝“模糊的神识”,我对面的大树也变成了一股模糊的神识,它好像有很多很多故事在对我倾诉,那是一种柔和而喜悦的感觉。当我睁开眼睛时顿悟—虽然之前早就了悟万事万物皆有灵性,但一直没有真正的深入探求其-真(了解一层层的表面远远不够,也不是玄门修真精神),原来事物本身具备一种记忆能力,如电脑硬盘一般,道家原先真正的符咒或其他宗教密文都是一种记忆力,里面不仅仅包含了所谓的念力,更包含了一种记忆力、那是感悟天地密码的记录呀。而做为一名道者,辅助自然而弗敢为(其实天上地下没什么不敢想敢做,但是不会发明汽车前不考虑污染,发明电脑手机前不考虑辐射……)—所有道者都是天地的代言人、万物生灵的阅读者,尽管有些真相不适合被大多人知道,但这些都不重要,对于具备阅读能力的道者来说,如一片叶子一般迎风飘逸在人世间就够了。

3、(在实修分享中,虽然没有些站桩中的一些技法要诀,如前期的导引、呼吸细节、松静之道、似守非守等等,因为最后都会从技法升华成一种心法,且在实修中,不仅一人一心,更是一人一体,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粗略的如公式般的动作要点,可以自己百度搜到,而实修的道者、山人、隐者或者和尚道士们等交流的-是实践的体悟、悟道的感受、心法的共鸣,它-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你可以学习,它-是一种悟性和智慧-你只能感受、觉悟……或者微笑、哭泣,因为灵性本身和真挚的微笑一般,是一种不用学习的-本能)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