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的开机音乐,比当红小鲜肉的代言更有用
1、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产品使出浑身解数刺激着我们的五感。其中视觉则是这场注意力大战中的最大标靶,一个 Logo、一个界面、一张海报,背后都暗藏玄机,就连小黄人的选色也严格遵循着色彩心理学。
2、然而在眼球经济越演愈烈时,声音的魔力却多少有点被忽略。其实对于一款产品而言,声音不仅可以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度,合适的声音也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3、这一切其实早已发生,当你听到米高梅那只狮子的吼叫,当你不自觉地哼着麦当劳的 balabababa,当你对 Mac 上清倒废纸篓的声音欲罢不能,更不必说当《星球大战》和《加勒比海盗》的经典配乐响起时粉丝的兴奋。听觉对于情绪的影响绝对不会低于视觉,甚至还能激发一切与视觉、温度、味觉有关的记忆与情感。如今国产手机品牌纷纷抢占各种当红小鲜肉代言,但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几秒的开机音乐或者提示音就可能成为最具辨识度的品牌标志。
4、偷偷完成的苹果 Mac 开机音乐当你来到办公室,按下电脑的电源键,随着一声清脆绵长的「Duang——」你知道你的 Mac 电脑成功启动了,办公室的同事不用抬头也知道这肯定是一台苹果电脑。你也许已经太习惯这个声音了,就是这短短几秒钟的音频诞生的过程并不比苹果其他产品简单。在 Joel Beckerman 的著作《音爆:声音的场景影响力》(The Sonic Boom:How Sound Transforms the Way We Think, Feel, and Buy)中就详细描述了 Mac 这一经典的启动音乐背后的故事。
5、在一开始, Mac 电脑的开机音乐也许是这个产品最糟糕的部分之一,那是一组类似于 觊皱筠桡C 调搭配配升 F 调的和弦。而这个声音就是在音乐理论中被称为「魔鬼音程」的三全音组合,这个音程的特点就是极度的不安定、诡异,容易引发人的焦虑和躁动。在教会音乐中三全音组合一度被禁止使用,因为听起来像在歌诵撒旦,音乐之父巴哈也曾用用魔鬼、地狱、痛苦来形容这一声音。可想而知如果你每天都伴随着这样的开机音乐开始一天的工作,赶上心情不好的时候真的可能会砸了这台 Mac。不过当时苹果对这个开机音乐似乎无动于衷,而乔布斯也被赶出了苹果公司。一位初出茅庐的苹果新人 Jim Reekes 实在无法忍受这一「每次开机都令人颤抖」的声音,他提出要把苹果电脑所有的旧音效都替换掉, Jim Reekes 的主管却认为这是「吃饱撑着了」,但初生牛犊不怕虎,Reekes 背着上司暗中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6、在 Reekes 的设想中,这个开机音乐要能带给人平静,要是一种具有禅意的声音,就像梵文中被称为宇宙第一个声音的唵 (om),同时还要适用于不同机型。最终 Reekes 选择了使用一个 C 大调和弦,并用 Korg Wavestation 合成器在一台价值 7000 美元的 Quadra 700 上录制下来。
7、在经过一系列后期处理后,Mac 上经典的开机音乐诞生了。为了说服上司,Reekes 在半夜潜入办公室更换代码换上自己制作的音效,这一「踩界」的举动却得到了一位上司的支持,很快第一批使用 Reekes 制作的开机音乐的苹果电脑就上市了。当年的「电脑圣经」《Byte》杂志曾这样评价道:在我听到开机声音的那一刻,便知道自己将会体验到一些伟大的事情。
8、Reekes 此后也陆续操刀了不少苹果电脑的开机音乐,为以后 Mac 电脑的音效设计风格奠定了基础。而在乔布斯回归苹果后更是对 Reekes 制作的音效青睐有加,并提出所有苹果电脑都统一使用 Reekes 一开始设计的开机音乐。在 2012 年,Reekes 设计的 Mac 电脑开机音乐正式成为了苹果的注册商标。不过从 2016 款 MacBook Pro 开始,苹果便不再默认启用开机音乐。
9、此外关于 Mac 电脑的开机音乐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在皮克斯的经典动画《机器人总动员》中,萌萌的 WALL-E 充满电后启动的声音正是 Mac 电脑的开机音乐,而皮克斯就是乔布斯离开苹果后所创立的公司。
10、用 Mac 制作的 Windows 开机音乐与 Mac 电脑相比,Windows 系统也许陪伴了更多人度过了躁动的青春。而 Windows 的开机音乐至今还萦绕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与 Mac 电脑类似,Windows 系统的开机音乐也是以一段不太令人愉悦的声音拉开了序曲。在 1992 年发布 Windows 3.1 系统上,那段刺耳的开机音乐就被不少 Windows 用户吐槽。这也让微软意识到了开机音乐的重要性,开始为新的操作系统设计更加令人愉悦的开机音乐。
11、与苹果不同,微软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专业的音乐人。1994 年,微软请来了英国音乐界的传奇人物 Brian Eno 制作 Windows 95 的开机音乐, Brian Eno 或许不会想到这会成为他传播最广的一个作品。微软一开始要求 Brian Eno 这段开机音乐的长度必须是 3.25 秒,而且要求在这段音频中能表达出符合乐观、怀旧、性感、启发性等 150 种情感的意境。
12、这样的要求似乎有点「筐毙险裆变态」,然而就在毫无头绪的时候灵感却来敲门了,Brian Eno 最终用一台 Yamaha D淌捌釜集X7、TG77 和 Prophet VS 一口气制作了 84 段小样,最终采用的那一段音频长度为 6 秒。Brian Eno 曾在接受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的采访时表示,创作短小的开机音乐「很有意思」,其创作过程就好比制作一件小珠宝。Windows 95 的开机音乐也一度成为微软的经典标志,还被称为「微软之音」。这段 6 秒的音频让 Brian Eno 获得了 35000 美元的酬劳。有趣的是,这段开机音乐的后期是在一台 Mac 电脑上完成的,而 Brian Eno 本人一点也不喜欢 Windows,甚至从未用过 Windows 电脑。
13、此后 Windows 的开机音乐也随着系统的更新换代了几次,其中最为 Wi艘绒庳焰ndows 用户所津津乐道的当属 Windows X霸烹钟爷P 系统的开机音乐。包括开机音乐在内的所有 Windows XP 系统音效都是由美国作曲家 Bill Brown 和 获得艾美奖的音效设计师 Tom Ozanich 共同制作,还为此动用了一支管弦乐团。到了 Windows Vista 系统,开机音乐的四个和弦中其实是按照「Win-dows Vis-ta」的节奏来演奏的,而且还分别对应了微软田牌的四种颜色。不知道你是否能听得出来呢?可在这之后微软似乎对开机音乐失去了热情,Vista 系统后就再没有更新过开机音乐。到了 Windows 10 甚至直接取消了默认开启的开机音乐。
14、英特尔:灯,等灯等灯说到科技公司的经典声音标志,当然不得不提到英特尔,那段「灯,等灯等灯」的音乐仅由 5 个音符组成,时长不过 3 秒钟,却让我们记住了那块永远看不到的英特尔芯片。从 1998 年起,这短简单而独特的旋律就一直贯穿在英特尔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中,英特尔为其制造了各种鬼畜魔性的病毒视频,这段音效一直是英特尔的标志。
15、而这段音效与汉字「灯,等灯等灯」的完美契合更让英特尔在中国的品牌传播事半功倍,在去年的春晚上,# 等灯等灯春晚闪灯 #也是英特尔官微上力推的话题。可以说,人们对于「灯,等灯等灯」这段音乐的印象比「Intel Inside」的 Logo 和 slogan 要深得多。据统计,这段音乐在每五分钟就会被播放一次,这是哪一首流行音乐都无法比拟的。至于这段音乐的诞生过程,其实相比起苹果和微软也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历程,在 1994 年,前英特尔首席营销官 Dennis Carter 经朋友介绍,委托了在美国深造的奥地利音乐家 Walter Werzowa 为英特尔的产品广告制作一段音效。
16、英特尔方面希望这段音效能带给人一种创新和排除机器故障的感觉,同时对电子设备厂商还要有一定吸引力。电子乐团出身的 Walter Werzowa 从英特尔「Intel Inside」这句口号中得到启发,耗费了 10 天的时间,用木琴和马林马琴等乐器合成了 5 个音符,其中 3 个还是重复的音符,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 「灯,等灯等灯」,Walter Werzowa 认为这段音效能给人一种可信可靠的感觉。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段音效虽然一直有些小改动,但那五个深入人心的音符一直保留至今,成为英特尔的「洗脑担当」。
17、诺基亚经典铃声在那个点歌台和彩铃风靡的年代,一众经典的手机铃声频繁地在口袋中响起。诺基亚的 Nokia Tune、摩托罗拉的 Hello Moto、iPhone 的馬林巴琴…… 其中诺基亚的默认铃声应该是流传最广的,在芬兰手机巨人如日中天的九十年代,这段铃声每天会响起 18 亿次。
18、Nokia Tune 这段铃绝对是史上最具辨识度的声音标识之一,诺基亚一度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据 40% 的份额,这段铃声也在诺基亚品牌传播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纽约音效品牌 Audiobrain 创始人 Audrey Arbeeny 曾在多次公开演讲中跟观众玩「听声音猜品牌」的游戏,在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国际品牌声音标识中,只有诺基亚的铃声从不会被猜错。
19、Nokia Tune 的前身其实是西班牙古典吉他手 Franc坡纠课柩isco Tárrega 创作于 1902 年的《Gr锾攒揉敫an Valse》,诺基亚时任执行副总裁 Anssi Vanjoki 截取了其中 3 秒钟的一段作为诺基亚内置的默认铃声,并从 1992 年的 Nokia 1011 开始使用。此后诺基亚基于这段音频做了多个版本的铃声,从 1994 年 Nokia 1011 到后来的 Lumia 手机,一直都能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这段铃声也是诺基亚手机的一个重要符号。前诺基亚手机首席声音设计师 Henry Daw 曾表示:一致性对于诺基亚核心品牌的声音设计十分重要,但一致性不代表一成不变。我们要做的是在遵循品牌导向的基础上,在同一段旋律上设计出合适的声音。
20、诺基亚铃声的走红,很难说清楚是因为其极具亲和力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还是诺基亚当时的热卖。但诺基亚这段铃声的意义已经超过了一段音频,英国 PH 传媒集团音乐和声音总监 Dan Lafferty 曾这样评价:诺基亚铃声在手机融入大众文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除了正常应用,手机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诺基亚铃声的发展,给了消费者一个与那个时代的尖端品牌发生关系的超酷的机会。
21、如今诺基亚辉煌不再,但诺基亚这段铃声仍不断在 iPhone 等手机中响起,有人统计这个铃声至今每秒种还会响起 20000 次,你的手机中也许就存在诺基亚的基因。其实还有还有很多品牌拥有自己的声音 Logo,即便开机音乐和默认铃声的或许已经有点过时,但听觉作为大脑接收信息仅次于视觉的感官,声音起到的作用绝不逊色与视觉。就像没有声音的电影几乎无法调动情感,品牌们仍在寻找作曲家 Joel Beckerman 在其著作《音爆》中提出的「音爆时刻」:音爆时刻是声音扣动了情感的扳机的时刻,那一瞬间,声音激发了你的反应, 不仅仅是你大脑中控制声音刺激的区域,同样也作用在 了与记忆、恐惧、快乐,甚至是视觉、生理感觉或运动等相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