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自己活的更久
1、放松一点 英国针对百岁人所做的研究发现,46%的人懂得处理压力。有几个方式可以处理压力,如运动、冥想,或做你喜欢做的事。就算什么事都不要做,也是一种放松。男人常因竞争激烈,而烦躁不安,有时自私一点,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不自私。 看看光明面 梅约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乐观的人活得久。从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中,发现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少了19%的死亡率,而且悲观的人也不觉得自己会活得久。宾州大学赛利格曼教授二十多年实验发现,心情的忧郁、无助无望的感觉会引起免疫系统的衰退。而且乐观不只会让你长寿,也会让你的老年生活更独立、更自在。 用牙线剔牙 不只是降低蛀牙的机率,用牙线也可以保护你的心脏。美国牙周病学会指出,罹患牙周病的人比没有罹患的人多了两倍机会得到冠状动脉方面的疾病。 更多的性爱 没错,一项刊登在《英国医学期刊》的研究指出,一个月少于一次性爱的男性,是每星期至少两次性爱的人两倍的死亡率。杜克大学一项研究也发现,男性的性行为会降低死亡率,这对每个人都是好消息,但必须确定这个性,是安全的性。 捐血 当你帮助别人时,也帮助自己。麻省医学院和堪那斯医学中心所做的研究发现,男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心脏病的机率。研究人员认为,捐血可以降低体内囤积的铁,因为铁容易氧化成自由基,降低铁的囤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它老化相关疾病的机率。 走出去 哈佛医学院公卫学院的医生发现,有更多社交生活的人,会延长寿命,也会增加生命的品质。一项在美国宾州罗塞托镇的长期研究发现,这个小镇镇民死于心脏病的比例非常低,原因是这个镇的人都是意大利移民,他们有很强社区组织和乡里的支持感。 走向红地毯那一端 一项长达22年的研究发现,无论是50、60或70岁的男人,已婚者都比未婚者活得久。一项针对8500名没有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进行调查,当时他们都未罹患十二指肠溃疡。但5年后,在一开始问卷中填写太太对他们的爱和支持很低的人,罹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机率,是其它人的两倍。男性医学会理事长江汉声说,大部份的夫妻都在相同时间呈现荷尔蒙消退的状况,这时候更需要互相关怀、互相扶持。 玩填字游戏 大脑需要运动,就像身体一样。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发现,长寿和受教育程度,以及之后所接受的智力活动有直接的关连性。当然填字游戏只是举例,重点是学点新东西,如一个新的语言、一道菜或任何未曾尝试过的新事物。 用大脑不冲动 在男性15~24岁之间,G固酮骤升,常常会去做高危险及暴力的行为。高G固酮的人喜欢冒险,容易和别人打架,看到有权力的人找麻烦时,更容易义愤填膺。所以文明的男人,当你又要G固酮中毒时,还是用用大脑思考吧。 去看医生 大家知道,你觉得你没病,但是预防总比生病好。而且卫生单位都在鼓励人们早期检查、早期治疗。美国医药协会建议男人,在前列腺癌、烟酒、性障碍、意外、营养、生理活动上多加注意。 要男人活得更久不需要神奇的药水,或是基因改造,只要付诸行动,生命就掌握在你手中。 1. 尽量不要熬夜 熬夜也许是最不好的习惯,其危害某种意义上申请比吸烟、酗酒更严重。早睡早起也许更有效率。 2. 每餐不要过食 暴食暴饮肯定不是好习惯,但对很多人来讲实在是很难回避的生活组成部分。每餐八九分饱才是正好。道理简单,却难于坚守。 3. 少食多餐是好习惯,但吃零食确实是坏习惯 上午十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加上一餐,会使人很容易维持前面提到的第二个习惯——每餐不过食。不过,不停地吃零食肯定不好,因为会增加参与消化的每个器官的负担。 4. 吃夜宵要小心 吃夜宵几乎是万病之源,结石、脂肪肝、糖尿病、失眠、性功能受损等等,都可能与吃夜宵有关。必须吃夜宵的时候,也应该在睡前两小时之前吃完,并且还要尽量回避高脂食物。(这一条我是最近才知道……) 5. 餐后尽量做些活动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不仅仅是常言,干脆是箴言。多走路是对每个人来说最有效的运动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以车代步,固然有很多好处,但最大的坏处就是减少了最廉价、最有效的维护健康的活动——走路。 6. 锻炼是好习惯,但不能忽然停止 不是只有去健身房才是“锻炼”。去健身房用跑步机、跳健美操、做瑜伽、用器械练肌肉当然是很好的运动方式;然而,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中途忽然停止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且还很难自知)。如若无法坚持,莫不如干脆不要开始,用多走路取而代之最好。 7. 尽量少去餐馆就餐 餐馆的饭菜比自己做的更好吃,更方便,但,就国内目前的状况来看,几乎肯定更不健康。谁都无法做到从不去餐馆,但能少去就少去,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8. 少吃保健食品、功能食品 保健食品跟减肥药一样,是疯子骗傻子的东西。而所谓的功能食品,实际上与所有其他食品一样,在食用之后都会被消化系统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与脂肪这三样东西,而分解不了的就排泄出去。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根本不区分也不懂得如何区分我们吃得究竟是什么。健康人只要正常饮食就很好,不健康的人为了治病,只应该打针吃药。 9. 至少每年全面体检一次 体检是要花钱的,但定期体检可能是最省钱的方式。有些人回避体检是因为“害怕查出什么之后反倒‘平添’负担”,这种想法显然与鸵鸟遇到危险时只把脑袋藏起来一样可笑,但竟然相当普遍。检查出任何疾病,实际上是好事儿,因为毕竟有了可以及早治疗的机会,很多所谓的绝症,其实可能是发现太晚才成为“绝症”的。 10. 有必要买一份健康相关的保险 在一个“医疗商业化”的国度,应该至少买一份“医疗保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多买一点健康相关的保险。很多人都是在生病之后才发现“自费医疗”是负担不起的,进而平添的不是烦恼而是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