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不同体裁的语言学习元素的运用
1、摘 要: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在文字中汲取知识,树立基本的道德标准与真、善、美的道德意识。小学语文是学生对于“美”深层解读的初次接触,它对于塑造学生关于“美的意识”和“真、善、美的道德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语文学习中,不同体裁、不同文本的学习方法也是有着具体化、针对性的教学要求。不同体裁之间,对于语文学习元素的运用是不同的相应的她也就要求学生们掌握不同程度语言学习元素的运用能力。在学习不同体裁的文章时,老师需要教导或者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本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线索、行文方式等等,通过学习与模仿,来提高学生自己运用和使用语言学习元素的目的。在小学语文的教材里,编者们按照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不同需要,编写出专业化的语文学习教材,选入大量不同体裁的文章,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们学习和认识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在学习中感悟不同体裁文章独特的韵味与美感。虽然语文学习具有一个特定的大框架,但是对于不同题材的学习,却需要老师根据不同体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帮助学生们清晰地感知不同体裁文章的独到之处,融会贯通,学有所长。在本文中,笔者以三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诗歌分别为例,解释和说明不同体裁文章中,语言学习元素的运用与特点。关键字:小学语文 不同体裁 语言学习元素运用 记叙文 说明文 诗歌
2、目录1. 总论 11. 记叙文 21.1记叙文特点 21.2记叙文的语言学习元素 21.2.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1.2.2记叙文的学习方式 22. 说明文 22.1说明文的特点 22.2说明文的语言学习元素 22.2.1说明文的写作方式 22.2.2说明文的学习方式 33. 诗歌 33.1诗歌的特点 33.2诗歌的语言学习元素 33.2.1诗歌的特点 33.2.2诗歌的学习方式 3
3、1.总论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的奠基者,它对于学生美感意识、道德培养、语文学习都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引导学生认知不同体裁文章的美感与独到之处,是小学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语文学习中,不同体裁的文章具有不同的写作特点、结构方式与语言元素的运用。本文通过针对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进行浅陋的分析,根据不同文本、不同体裁的语言学习元素的运用,论述的问题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前进的同时发光发热,展现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小学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诗歌三种体裁的文章占据了语文学习中的大部分,所以小学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加深对于语言学习元素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与感悟中,模仿和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举一反三的同时,达到效率的最大化,以最快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获得知识与技能。在本文中,笔者以记叙文、说明文、诗歌三种体裁为例,进行语言学习元素的分析,在实践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做到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4、1.记叙文1.1记叙文特点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记事为主要写作内容的文体。它通常运用记叙、说明、抒情、描写、议论等方式来实现文章的写作。记叙文中叙述是最常用的写作方式,也是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记叙中所应当学会的一种基本的写作方式,它通常描写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物的经历等故事内容。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最主要的写作方式。记叙文主要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描写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常常隐喻在具体的材料之中,需要通过作者对于人、事、物的具体而又生动的描写来表现出文章的中心思想。1.2记叙文的语言学习元素1.2.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它往往是写作者的各种写作特色的集合。首先,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方面,依照这六点,作为记叙文的写作线索,从而选择写作的叙述方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等,写作者以生动、具体、亲和的语言方式,借由比喻、排比、移情于景、抒情,以小见大、对比、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写作方式来完成一篇记叙文的写作。通过记叙文写作方式的这几点要求,我们也就明白了在学习记叙文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重点。1.2.2记叙文的学习方式在面对一篇记叙文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以下几点:(一)记叙文写什么。这需要我们在阅读一篇记叙文时,掌握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明白记叙文写作中,真正描写的所谓何,明白目标记叙文是写物、写人还是写事,从而再根据不同的写作目标制订不同的学习方式。(二)记叙文怎么写。这一步就是要求我们抓住记叙文写作中的写作重点——写作方式,即这篇记叙文是怎么写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到上文中提到过的记叙文写作方式,包括写作顺序、写作手法、写作结构等等,在理清目标文章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后,在掌握整体性的文章意识。
5、1.说明文2.1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某种事物、现象、理论为写作内容的文体。它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来对事物进行理性、具体的描写,帮助人们对于该事物的起因、发展、形态有一个具体而又清晰的认知。说明文的中心思想鲜明,全文都在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解释一项结果。说明文一般具有科学性、条理性,以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2说明文的语言学习元素2.2.1说明文的写作方式说明文具有客观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它与其他文体具有显著的区别,说明文从说明对象中可以分为实体物体说明文、科学理论说明文和事理现象说明文,从语言特色可以分为平易近人的生动性说明文和有趣浪漫的文艺性说明文。说明文的主要写作顺序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注重内容上高度的科学性、结构上清晰的条理性和语言上严密的准确性。在写作方式中,通常会运用到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列数字、摹状貌等写作方式。2.2.2说明文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说明文时,依然要遵循写什么,怎么写的学习结构。(一)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就是要说明一个物体或者解释一个现象。在学习说明文时,最重要的是要弄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究竟是什么。他是想介绍说明一项物体,还是解释说明一个现象,亦或者是论述说明一个理论,在明白作者的写作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二)说明文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它在结构方面也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方面具有严密的准确性,所以理清目标说明文所用的写作顺序是十分重要的,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分为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在说明文写作中逻辑顺序时运用最为广泛的写作顺序,由于说明文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在内容方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所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需要具有清晰的逻辑思辨力,并且以一个清晰而又有条理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说明文的逻辑顺序,主要包括事物理论之间的因果与递进的关系。(三)说明文作为一项实用性和科学性都很高的文章,它简单明了的语言风格,清晰条理的逻辑思路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当学习的基本能力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具有简洁,通俗易懂却又具有十分严密的语言准确性这就帮助学生们可以对于语的运用更为准确的把握,学习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与运用是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用词的描绘事物,理清思路,创作出具有逻辑性的文章。由于说明文中常常运用逻辑顺序作为写作顺序,所以说明文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都具有十分明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这种清晰明了的逻辑性写作风格,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快速的成长在帮助学生们理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与联系之中,又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描绘事物的语言把控力,可以说是举一反三的优秀学习方式。
6、1.诗歌3.1诗歌的特点诗歌也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它主要分为,叙事诗歌抒情诗歌说里诗歌等等,叙事诗歌是描写或叙述某一事件,抒情诗歌往往寄情于景,借助自然风光,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李诗歌则,通过诗歌的方式来解释,说明一项道理,但是,无论是抒情诗歌,叙事诗歌,还是说理诗歌,他们都需要遵循诗歌的基本格律,按照诗歌的格式划分,主要分为两种诗歌类型包括,中华传统诗歌和西方诗歌,发传统诗歌又分为古风诗歌和格律诗,包括近代诗。西方诗歌的主要分为十四行诗,自由诗等等。3.2诗歌的语言学习元素3.2.1诗歌的特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小学语文中主要包括儿童诗歌古诗,现代诗儿歌等等诗歌是一项具有高度概括性的题材,他在有限的文本中将事件或情绪或事理表达出来同时,它也是社会高度性的表现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同时,诗歌的语言含蓄温婉同时具有一定的含蓄性诗歌的特点在于它丰富的想象力和热情作者一般运用大量的想象,排比等表现方式来表达自我的情感,抒发自我的理念在写作方法中,往往运用排比联想想象象征等写作方式大胆而又独特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特点具有简练,丰富浪漫的艺术特色诗歌相较于其他题材的文本它节奏鲜明具有格律性与音乐性。学习诗歌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美的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姐和学习汉语的艺术之美启发学生们的想象,保护小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师句,诵读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学生们对于音韵和谐的认知与理解。3.2.2诗歌的学习方式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题材,他特色鲜明,节奏明快的语言是学生们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作者通过诗歌所表达出来的大胆而又浪漫的想象,也对于学生们美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加强诗歌朗读训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于音韵和谐的理解与认知。(一)学习诗歌的语言特色无论是诗还是歌,都是作者千锤百炼之后的结果,所以诗歌的语言性往往具有准确,简洁,精炼的特点,古代诗人往往擅长用最简洁的字表达最为深刻的情感诗歌的学习最为重要的是要抓住诗歌中心思想的表达与内在情感的精髓引导学生们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悟诗歌的美好与价值可以帮助学生们良好的提高自身的美的意识领悟诗人潜词造句的良苦用心,帮助学生们在自己的写作中努力提高用词的准确性与精炼性。(二)感悟诗歌中的想象力无论是诗还是歌,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结晶诗人往往运用排比,想象,联想,象征等大胆又夸张的写作手法来抒发自我的内心情感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倾注于自己的心灵感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去想象自然风景的同时,当时的情景与意向,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诗人的精神与风骨这个往往具有跳跃性,天马行空的想象是诗歌的精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空缺,这一做法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加全面,圆润的感悟生活,感悟诗歌,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开发学生们的动脑能力,保护小学生天真而又烂漫的学习天性。参考文献:[1]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段立鑫.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及策略[N]. 山西科技报,2019-09-12(A06).[2]郑秋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文本知识[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74.[3]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6.[4]钟明璇. 论戏剧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6.[5]顾纾. 教育戏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