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钩藤治高血压和头晕目眩

2025-04-09 08:34:28

  钩锇杵足锗藤又称钓藤、钩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嫩枝条,其变态枝呈钩状,成对或单生于叶腋,向下弯曲,故称为“钩藤”。

每年春、秋季采收带钩的嫩枝,剪去无钩的藤茎,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凉,味甘,入肝、心二经。

其带钩茎叶含钩藤总碱、异钩藤碱、柯诺辛因碱、柯楠因碱、硬毛帽柱木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成人高血压、头晕、目眩及妇人子痫等症。

“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肝经)主风,手厥阴(心包经)主火……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症自除。”,“钩藤,濒湖谓治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皆一以贯之。”

现代药理研究,钩藤还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钩藤煎剂可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起到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可制止癫痫的发生;能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研究还表明钩藤还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主要是所含的钩藤总碱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早期)和减少心输出量(后期)而起到降压效果。以单钩、双钩及与其相邻之较细的茎枝降压效果较好,使用老枝效果较差。

同时,使用钩藤降压,与煎煮时间密切相关,煎煮时间过久或不够均影响降压效果,以煎煮在15分钟以内为宜《本草汇言》中言钩藤“但久煎便无力,俟他药煎熟十余沸,投入即起,颇得力也。”故在汤剂中,钩藤多后下。

常用验方: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钩藤15克,水煎服;治颜面神经麻痹:钩藤60克,鲜首乌藤120克,水煎服;治小儿惊痫:钩藤15克,龙齿30克,石膏0.9克,栀子仁0.3克,子芩0.15克,川大黄15克(锉碎,微炒),麦门冬0.9克。

上药捣为粗末,每服3克,水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温服;治癫痫:钩藤、蝉蜕各15克,黄连、甘草、大黄(微炮)、天竺黄各30克。

上捣罗为末,每服3克,加入生姜、薄荷各少许,水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治孕妇胎动不安,血虚风热,发为子痫者:钩藤、人参、当归、茯神、桑寄生各3克,桔梗4.5克,水煎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