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作中容易遗漏哪些缺陷
安装缺陷通常项目组完成代码后,发布时候安装打包是最后一个环节,而软件测试人员通常在测试的时候,没有仔细的测试这一部分,而把用例集中在其他功能上。安装时候的缺陷通常通过拷贝而不是运行安装程序方式给测试人员安装软件,结果正式安装时候出现问题,引起例如控件没有注册,注册表没有导入等。删除时候没有注意安装文件夹是否存在用户文件,造成数据丢失;使用绝对路径;安装顺序没有说明书。
配置文件有些文件在ini等配置文件中写出了管理员口令密码等信息,而且是明文的!这是一个安全隐患。另外,有些安装文件的 XML 文件,为了方便在数据库和中间层连接文件中写入了Admin 口令和密码。作为一个合格的软件测试人员,必须检查这些可以用记事本打开的文件。因为,一个稍有常识而且喜欢探索的用户,可能从中获取信息而成为不自觉的黑客。所以,配置文件可能成为软件安全方面的一个缺陷。
网页安全缺陷现在网站开发已经注意到:登陆网站进入其内部网页后,直接拷贝网址,然后粘贴到另一IE 窗口输入,可以绕过登陆直接访问。也许商业网站很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很多行业软件却很容易忽略。网页安全缺陷还可能存在于 IE 弹出的子窗口。有些设计不严格的软件,在主页面关闭的时候子页面还可以运行,这是一个明显的漏洞,而且还大大增加了错误发生的几率。
判断顺序/逻辑缺陷对界面进行多个输入判断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例如判断年月顺序,判断长度,判断非空等。假如操作员仅仅满足单个条件,保存不能成功; 而按界面从上之下顺序一一满足条件之后,保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改变一下输入的次序,校验失效。例如,一一满足条件之后,不保存,倒过来将上面的输入改成非法输入,然后保存,结果居然也能成功,这是因为原先的判断由于发生过,或者根据语句顺序只检查最后一个判断,所以没有报错。这种错误尤其在 Java scrīpt 脚本的页面中要注意。能够保存不能保证数据正确,有可能引起系统崩溃或者后续数据错误。所以,在测试的时候,不要按照正常的顺序输入,而是要打乱步骤,看看代码是否强健,是否在判断逻辑上没有错误。良好的代码应该经得起折腾,至少保存时会再此全部进行判断,而不只是简简单单走到判断的最后一行。
调试语句和冗余信息维护项目和升级改造的推广系统最容易潜伏这类缺陷。典型表现在没有删除或者屏蔽调试语句。弹出一个界面不友好的提示信息,会使不明真相的用户产生误以为系统发生了严重故障,从而引起对软件的不信任感。页面中某个角落存在当前客户不需要的冗余按钮和功能也是一种缺陷。多余的功能会使用户以为是额外附加部分而去使用,其结果可想而知;而多余的按钮会误导好奇心强的用户操作,产生不必要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