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2025-04-12 08:03:38

1、来源:“瞒天过海”原意是指瞒着天子唐太宗,让遛襟粝颉他在不知不觉中渡过大海。后来引申为采用伪装,制造公开假象,去掉对方的戒备心,暗自行动,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2、计谋引申之一:以假乱真,利用对方弱点,制造假象,以假乱真,达到目的。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3、计谋引申之二:混淆视听,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掩饰自己的真正意图。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4、计谋引申之三:形人而我无形,用计谋使对方暴露企图,而自己却不露形迹,对方有形而自己无形,无往不胜。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5、计谋引申之四:阴奉阳违,暗渡成仓,表面顺从,实则不从,使对方放松警惕,达到目的。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6、实战举例:吕蒙白衣夺荆州 李靖一战破梁王

怎样解读36计之“瞒天过海”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