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劳动局提取自己的档案需要什么资料呀
1.单位提取应持有单溴腻男替位开具的介绍信,及来办理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证件。
2.本人提取:
(1)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单位出具调档函;
(2)档案人的劳动合旎髂坑若同;
(3)或用工备案;
(4)社保证明。
3.委托他人提取:
(1)委托人单位出具的提(调)档函;
(2)委托人的委托书;
(3)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或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受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二、填写信息按要求在提档簿上登记个人相关信息及档案去向信息三、档案交接工作人员将检查档案的密封情况,对未密封好或破损的档案进行密封,并盖章,然后转交给来办理的人员。
注意事项:
1.个人档案交接到手后,请当场再次检查,如发现仍有未密封好或破损的情况,请当即向工作人员反映处理,提档离开后档案室将概不负责。
2.对密封好的档案,不得私自拆封、涂改,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提取的档案,请及时交到所需档案的单位保管。
扩展资料:
1.历史含义
中国档案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不断的探讨档案的定义,直到1987年9月5日公布、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诞生,才对档案的定义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基础。
该法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2.现行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最新定义是:“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冯惠玲《档案学概论》第二版)
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是一个人一生生命轨迹的缩写,是用人单位了解一个人情况的非常重要的资料,也是一个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可小看和忽视。
一个人只要需要工作、需要生活,就离不开与社会上一些单位、一些部门、打交道,建立起个人档案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这是单位或企业了解一个人的重要手段。没有档案的人当然就不便于单位或企业了解你,对个人是肯定不利的。
存放和保管好当然是一个重要环节。至于怎样保管、在哪里保管?一般应在县(市)团级及以上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这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或事业单位的在册人员等;对于广大的农村人口一般应有乡镇户籍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单位另有规定,一般应在他的所属上级行管单位。对于大量的流动人口则另有规定。
2016年1月,中央组织部通报称,在省管干部档案专项审核中,420人因档案造假受到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186人因档案问题被记录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造假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年龄、学历、经历是“重灾区”;
2.多人协作,团伙作案;
3.履历造假往往伴随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一位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干部说,档案造假会牵涉到很多部门,如年龄、户籍等归公安部门管,学历归教育部门管,而档案只是前面这些部门工作的最后痕迹。因此,一份处处造假的档案背后可能是多个部门管理、把关的问题。“特别是过去对档案管理很松散,随便找个熟人就能把出生日期、民族都改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