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的知识

2025-04-11 13:41:01

1、(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财务状况是指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及权益情况,是资金运动相对静止状态时的表现。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  1.资产  (1)资产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①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例2-1】某企业的某工序上有两台机床,其中G机床型号较老,自H机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H机床是G机床的替代产品,目前承担该工序的全部生产任务。G、H机床是否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  G机床不应确认为该企业的固定资产。该企业原有的G机床已长期闲置不用,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应作为资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②资产是为企业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能够控制的。  【例2-2】甲企业的加工车间有两台设备。A设备系从乙企业融资租入获得,B设备系从丙企业以经营租入方式获得,目前两台设备均投入使用。A、B设备是否为甲企业的资产?经营租入(一般租用时间比较短,今天租,过几天还):甲企业对经营租入的B设备既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控制权,因此B设备不应确认为甲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入(一般租用时间比较长,达到75以上,分期支付):甲企业对融资租入的A设备虽然没有所有权,但享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权利,即拥有实际控制权,因此应将A设备确认为甲企业的资产。    ③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  【例2-3】企业计划在年底购买一批机器设备,8月份与销售方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行为发生在12月份。则企业不能在8月份将该批设备确认为资产。  (2)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一般在一年之内随时都可以变现,日常周转用的)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等。(不能随时变现即不能随时收回成本,长期为企业服务的)  【例题·多选题】资产的特征有( ACD)。   A.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B.必须是有形的  C.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D.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例题·判断题】库存中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商品,由于企业对其拥有所有权并且能够实际控制,因此应该作为本企业的资产。(× )(注:不能够企业还来经济利益了)  【例题·单选题】下列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是(C )。  A.长期股权投资B.固定资产C.应收账款D.无形资产  2.负债  (1)负债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例2-4】企业赊购一批材料,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尚未付款,该笔业务所形成的应付账款应确认为企业的负债,需要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现金或银行存款来清偿。  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但是对于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要已经发生。)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例题·多选题】负债的特征有( AD)。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C.承担的潜在义务 (相当于担保人)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一年之内偿还)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一年以上)  【例题·单选题】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A)。要熟记会计科目表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C.预付账款D.应付债券(注:预收账款是欠人家的货)  【例题·多选题】关于负债,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AB)。  A.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B.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和提供劳务来清偿  C.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事项,也会产生负债  D.应付债券属于流动负债(注:发行债券至少在一年以上)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  【例题·判断题】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投资者(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否则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中间不能随便撤资)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破产时,先还债,再返还)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投资者参与分红,借钱的话不参与分红,只还本金和利息,不承担风险。)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或注册资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共同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都对企业资产拥有一定的要求权,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自己投80万,借20万全部属资产)  ①两者的对象不同,对企业的要求权不同。  负债的对象是债权人,所有者权益的对象是所有者或股东;  负债是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而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或股东对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剩余资产的要求权。  债权和所有权满足的先后次序不同,债权优先于所有权,是第一要求权,当企业清算时,只有在归还债务之后还有剩余财产时,所有者才能按出资比例获得偿还。  ②两者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享有的权利也不同。  负债体现的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而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企业与所有者或股东之间的产权关系。  债权人只是将资产有偿地借给企业周转使用,因而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权利,也没有参与企业盈利分配的权利;  所有者或股东将资产投入企业,是企业的主人,因而就具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权利。  ③两者的偿还期限不同。  负债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  ④两者承担的风险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  债权人虽不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但可以按事先约定取得固定的利息收入。    【例题·单选题】所有者权益从数量上看,是( D)的余额。  A.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B.长期资产减去长期负债  C.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资产总额为100万元,负债为2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D)。  A.100万元  B.20万元  C.120万元  D.80万元  【例题·单选题】某日,新华公司的资产总计为3 600万元,流动负债合计为900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 200万元,则当日新华公司的非流动负债应当为( D)  A.2 700万元  B.2 400万元  C.2 100万元  D.1 500万元

2、(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最终成果,是资金运动显著变动状态的主要体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项。  1.收入  (1)收入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例2-6】企业出售和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收入以及出售不需要的材料的收入是否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作为营业外收入确认。(非日常活动,如别人损赠)  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出售不需要的材料---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2)收入的分类  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如理发)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例题·单选题】《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不包括(D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B.提供劳务的收入  C.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属于利得即营业外收入)   2.费用  (1)费用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确认为损失。(偶然发生的如掉钱,受灾等)  ②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如年终分红不叫费用,叫利润减少)。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如未付房租),或两者兼而有之。  ③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公式)  【例2-7】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是否确认为企业的费用?  处置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净损失---营业外支出(偶发性的不是费用而是损失)  (2)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判断题】制造费用(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属于期间费用( ×)。   3.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年,月,季)  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再加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利润=日常+非日常活动  =营业利润 +非营业利润  收入减去费用,并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