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课上关于讲解题目】在课上,老师们会对试卷、作业的错题进行讲解,也会对课上的题目进行当堂小练笔,有一个最深的感触是,我上学那会,老师会争分夺秒讲题,基本上所有题目都会讲解一遍,老师会辏绂烟涉亲自在黑板上也写一遍。而现在,很多孩子不会举手说没听懂,甚至老师也认为同学们一定理解了,因为这只是一道基础题目,但是事实上,正是基础的知识拖累了学习成绩,一张试卷上,基本上只有一只手不到的难度题目,其余都是基础题,孩子们不是不聪明,而是一开始就恰恰是基础题目没学懂,所以课上应当走到同学们位置上,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答案错误的,因为有很多孩子是不愿意举手说不会的,现在出现的现象是,老师基本在讲台上和同学们互动频繁,提问不懂的说一下,但是没人会说不懂,老师的想法也很单纯,真的是一道很简单的基础题,肯定基本上孩子都会,但是事实上,孩子没有想象中那么聪明,甚至不会提前预习,再加上课上开小差一下,或者同桌比较吵闹的,被干扰到了,就错过了这道题,也不好意思会再问了。我的真实体验是,我妹妹的数学老师,在讲台上互动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同学们肯定懂了哈,这句话是老师发自内心对孩子的认可,但是老师一下讲台后,她颇为震惊,怎么这么多人错,这个怎么会没听懂呢,然后才再讲解一下。当然,我对于我妹妹也是想当然地认为这种基础题,我讲一遍她肯定能听懂,但事实上,我和她根本无法交流,我和她沟通了好久,也没明白她是哪个点没听懂,我才发现她落下了太多基础知识,目前通过课后辅导,她才恢复正轨,弥补了不足。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上学那会,老师对于每道题目,都会下讲台来,每个学生快速看过去答案,到底有多少学生不懂,这样就能对整个班学生的基础有清晰的认知。
2、【关于课上吸引孩子的上课专注力】我记得有个老师说过,很纠结,课上不开点玩笑的话,有几个顽皮的同学就根本不听,但是开玩笑吧,又耽误课堂时间。这确实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我其实不喜欢上课开太多玩笑,我认为这个行为,对于这个极个别的学生来说,是让他多听了几句知识点,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拖累的,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很不公平,我初中上课那会,老师上课能讲解完所有的题目,出非常多的题目在上课进行练习。但是到了高中,部分老师上课开玩笑都占据了很多时间,走神之后,才发现老师又重新开始讲课了,但是开的那几分钟小差,就跟不上进度了,心态就不好了。
3、【对于学生而言】对于我了解的学校,基本上所有孩子都有辅导班,对于尖子生,上的是难度的提高班,对于普通生而言,上的是基础班的课,其实不过是课后类似的基础题目,重新学的节奏罢了。导致这样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课前不会自觉去预习,课上老师以为孩子们预习了的方式在讲课,孩子其实没听懂,课后家长只能花钱去上辅导班重新学了,基本上一个班级里,课外上的都是基础补习课,而不是提高班。这类补习课,其实就等于课前的延后预习工作+课后的复习工作,让不自觉的孩子,好好进行2小时的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学生本生就应该进行的学习时间,并不是什么压力,好处是基础扎实了,预习和复习工作通过2小时弥补了,唯一的坏处是花费金钱,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唯一可惜的一点就是多花费了一些金钱,来让孩子基础扎实,对于孩子而言,其实是思路更清晰了,做作业效率更高了,困扰更小了,能够成绩提高的孩子们心里压力实际上是减轻了很多,并不是压力,辅导班反而是减轻压力的方式了,成绩一下子提升,所以双减政策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也许是针对那些压力大真的不想上课的孩子们吧,对于不能通过这个课外辅导提高成绩的孩子,才是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双减政策也许有意义。对于政策本身而言,也许真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让大多数孩子们基础过关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不需要上辅导班了,达到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达到双减政策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