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擅长管理时间的积极妈咪
孩子确实是妈妈的心头肉,也是妈妈时间投入的“无底洞”。在孩子吃好喝好睡好后,还要给孩子来点娱乐或者锻炼,等这茬完事,又要给他教点什么,等教完了,又要给他洗洗擦擦涮,然后……
就孩子一桩,就可以把妈妈拖入时间的“无限流逝机”里,虽说心甘情愿,但另一面,心里却有些隐约的急躁。
我知道,是一直都存在一种身份的困惑。
爱孩子,却觉得自己被绑得牢牢的;想找点独属自己的空间,却深感时间有限的无奈。
其实,现在所谓自己的空间,无非就是想抛开孩子的那些事,自己能安静的睡上一觉,安静的读点文字,看几篇新闻,再奢侈一点,看部喜欢的电影,做个面膜,做个复杂的菜式,跟老朋友QQ热聊一阵……
这些都需要时间,现在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如今的生活很像“打战”,一场争取时间的战争。
二宝出生后,密集的繁忙让我一度郁闷,但最终还是要积极的解决,人在压力下潜力也会被无限挖掘。渐渐的,在生活里积累了一些挤压时间的小招数。
千万别小看这么些小招数,却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带孩子更加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它终止了我的怨言和,平衡了我失衡的心态。
一、简化生活方式
1、吃:
吃是生活里最基本的一项,全家营养健康的主要来源,但只要掌握方法,在这方面省时间完全可行,而且不减低吃的质量。
选择易洗、易做、易熟的品种的菜,如肉选择最嫩的部位,牛里脊、猪里脊、没有刺的鱼排、骨头好处理的鱼头等,蔬菜在保证品种尽量多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处理没那么复杂的,可以买一些已经半处理过的食材,如肉糜、预炸过的蔬菜、冰冻蔬菜等。
以前有空的时候,做菜是自己的爱好,喜欢根据菜谱来一步步执行,整个过程费时很长,但却乐在其中。现在,可以选择最简单的做法,只要讲究好搭配就行。如青菜一般都清炒,放点蒜泥、耗油等简单的调料,炒制几下就熟了,放弃一些麻烦的做法。
一般把肉类切丝或片,炒制熟,放进冰箱,可以在接下来的好几天跟其他蔬菜一起炒,不用每次都来单独切和炒那点肉了。有时高压锅炖一锅,如牛腩、羊肉、猪爪等,放入一些蔬菜,如萝卜、藕片等,一锅熟,有荤有素,又方便孩子吃。那些诸如刺很多的鱼、方法步骤过于复杂的菜,近一两年就暂时放弃了。
平时在冰箱里准备足够的食物,以便在没时间做的时候做应急之需。各种面包、冷冻的包子、各种蛋糕、奶酪、三明治、培根……都是随手可以拿起来就吃的,只需简单的加热。蔬菜方面则准备好黄瓜、西红柿、生菜,然后至少四种以上的水果,加上牛奶、果汁、各种酱料,基本上就能保证不做饭的时候,吃到的东西营养也是全面的。
大部分的中午,我们都不做饭,有时吃点面包、奶酪、培根、煎蛋、黄瓜、水果、牛奶或果汁;有时是黎巴嫩大饼包上熟肉、胡萝卜、黄瓜、奶酪,做成饼卷;有时是简单的炒乌冬面;有时还是方便面,有时是蒸一锅大肉包……这些都简单易做,但也能保证营养健康。
晚上一顿主餐,一般都炒四个菜以上,一来是唯一的正餐,二来是老公上班是要带饭的,然后是我在喂奶,随时需要吃些东西,所以剩下些饭菜以备晚上睡觉前想吃就有的吃。
2、穿:
孩子:因为是两个小男孩,所以他们的打扮倒真的是省事。买上些质量好的上衣加上裤子,每天轮流换就行了,只需注意颜色和款式搭配就行。买的衣服尽可能是能机洗,颜色不要太浅,减少手洗的次数。
大人:
作为女人,大概没有不爱美的。可是,打扮本身除了花时间外,还要为后面的清洗花时间;然后就是,有些衣服根本不太方便抱孩子和做家务,如一些挂饰太多、装饰物过硬、不是棉质的衣服,很容易伤到孩子的皮肤,最要紧的,到时都要手洗,有的还要熨烫。
所以,首先就把那些要手洗、要熨烫、如伺候大爷一般的衣服统统装入箱底,来年再见吧。自己的衣橱里就放置一些方便穿着、方便机洗又健康材质的百搭型的衣服,每天一看,就这么几件衣服,不用多想,内穿、外穿、裤子,立刻就能完成挑选衣服的“重任”。
以前在家,一般都穿“家居服”,每次出门都要换外出服,回家又要换家居服,很费时。现在,我贴身就穿这样的衣服——款式可以外穿、可以单穿、可以配外套、棉质加莱卡的衣服,这样,在家可以穿着抱孩子、做家务,外出可以单穿,可以配外套穿,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立刻穿着就钻进被窝,真的非常省事,模样也还行。
老公是上班族,形象自然重要,所以,除了他的衬衫要单洗和熨烫外,其他的衣服也尽量让他穿能机洗和无需熨烫的材质的衣服。
3、发型:
家有小男孩,头发都是我自己理的。从国内买来的飞利浦电动理发器,真是派上了大用场,两个月给孩子理一次,干净清爽,还省钱省事,洗起来冲冲就好。
我喜欢长发,在生产前为了方便坐月子(理论上不好多洗头)而剪成了短短的学生装。如今,孩子已经三个月,我自觉又留起了长发。但我的长发是直发,打理很简单,不热的时候批下来,热的时候扎一把马尾。暂别卷发和一些要经常修修改改、仔细打理的发型。
4、家的布置:
把家布置成简洁风格。我用“块状”来归类家里的东西,什么东西都按类放好,要用的东西放在最方便的地方,不要用的全部打包放在高处,要用什么东西就能直奔某个地方,再不用零时起意又忘记了放哪里,然后到处翻找。
例一:家里的衣服可谓成堆,春夏秋冬四季,我的、老公的、两个孩子的,如果收拾不妥,每天来翻衣服穿都够费劲,而且还容易“走失”和忘记。
我把每个人的衣服放在不同的橱柜里,当季要穿的衣服放在显眼处,而且只放够穿的即可,不要多得让自己来挑。这个季节一过,立刻收进箱子里,而且依然根据每个人每个季节来分成不同箱子,以便换季时立刻就知道是哪个箱子。
衣服的摆设是,能挂的就坚决不折,如我的和老公的外套类。孩子的小衣服基本上是按顺序一条条排好,看止境的裤子,就这样按顺序平放就好,这样,要拿的时候一目了然,晒干了就直接平平放进去就行。
大概每个女人的衣服都不会少,每个季节我就挂出这么几件,每天要穿“就少好取材”。
孩子的衣服也不少,上衣是折一折就放好,裤子就平平摆一下,根本不折。
鞋子也是一样,当季的鞋子每人两到三双,轮着穿,不穿的打包装箱。
我家一家人的鞋子,一个小鞋架就可以搞定
例二:房间里的东西尽量按“块状”来摆设,不要一个小件一个小件,这样方便打扫。
桌子上,只有我的电脑、台灯、电源、两盒干、湿纸巾,其他小物件,如宝宝的各种乳霜,我自己的护肤品、眼药水之类的每天必备品,就用一个小盒子归成一块,那么我来擦桌子时,只需移动这些相对的“大件”,擦完一边再另一边,几分钟就好了。如果是一个小瓶一个小瓶的放,那工作量就翻倍了。
例三:孩子的玩具。
止境的玩具不算少,而且孩子小,每天都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要是每天都来收拾,那真是累个够呛。但玩具却总要收拾的,否则走路都困难。
我弄了几个大箱子,各种不同形状或者颜色,以便区分类别。让孩子养成把玩具归类放好的习惯,如积木一箱子、小车子一箱子、小动物一箱子、书本一箱子,大车子则简单放在小矮桌子上,大车子沿着墙壁放好,这样十分钟就可以把满屋子的玩具归类捡完,这时几乎整块地板都空出来,方便拖地。有时太累了,就直接装箱就可以,分类都免了,孩子玩自然会去翻箱倒柜的。
车子简单的排成一排,放在小矮桌子上。止境要玩就如在商店里挑货品一样简单清晰,而且还要求止境也按这个要求收拾。
大一些的其他玩具也排成一排
各类推车、滑板车沿着墙壁摆放,节省空间
小型的玩具用箱装,有时间就分类,没时间就一把抓
二、“一心两用”的行事风格
一心两用本身不是褒义词,但却是节约时间的高招,当然,在行事之时,也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还有就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很擅长,有的人只能专心一次做一件事。
我在很早年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当然,当时是时势所逼。从第一次工作开始,那时就要准备考大学,于是一边做班主任、教课,同时复习备考。事实上,我是个比较没有耐心的人,而且玩心很重,长时间的啃书本、做习题,心都要倦了,为了让自己能钉在板凳上,我想到一个取悦自己又能让自己坐下来长时间看书的下策,就是打开收音机,调到自己喜欢的节目,声音开得很小,这样耳朵有的没的听着收音机,一边复习功课。“一心两用”的复习一些简单重复的功课,还是能保证效果,当然,一些要真正动脑的数学题之类,还是需要更加静心。至今,我都记得那个小小的收音机陪伴我的无数个孤单到深夜的岁月。
但是,长期下来,因为这种“减压”的学习方式,却让我能长期的坐在书桌边读书,而且两用的“心”之间越来越有默契,这样的方式让我在今后的很多时候都受益匪浅,让我有了一个能把有限时间最大利用的方法。
例子多多: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都可以听着耳机做其他的事,如推着小推车走在路上、孩子不需要太多交流时;做饭和其他家务时;耳机里放一些熟悉的英语节目或者电视剧的对白等,要休闲听听音乐也无妨;
把小宝放在摇篮里,边摇摇篮边陪止境玩或者给他讲故事、指导他画画等;
带止境出去玩的时候,到了公园、麦当劳等安全的玩耍地方后,我都可以放心的看看其他东西,如报纸,如果环境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最少也可以带上耳机,眼睛可以看牢孩子。
把两台电脑摆一块,止境看动画或者英语歌,或者画画等,我可以在边上监督陪伴和教,同时自己可以上网或敲打几个文字;
抱着小宝喂奶,一坐就是半个小时甚至更多,开着电脑可以看视频;这样既不影响喂奶,还打发这漫长枯燥的过程,精神状态佳就看学习视频,不佳就看美剧,当然不忘记跟孩子眼神交流交流;
事实上,这个“一心两用”还可以延伸到“一心多用”,主要是要头脑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样就能保证事情的数量和质量双赢。如止境在吃东西,止界放在安全的地方躺着,我则可以洗晒衣服、拖地、整理东西等,锅里还可以煮着饭,耳朵还可以听点英语,主要是眼睛要能看见两孩子,嘴上要监督止境吃东西的规矩,还要随时看着止界的安全,跟他逗笑两下。这样的场景还是经常发生,同时看着两个孩子,同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嘴上、手上、脑子一刻都不能停歇,反应还要快哦,随时对突发情况作出反应。
……
可以说,这个方法是挤压出时间的非常有效的方式,一天算下来,孩子没耽误,该干什么就干了什么,老大也没亏待,该出去玩还是出去玩了,该讲故事、画画什么也做了,小宝也没亏待,与此同时,自己也上了网、写了博客、上过了qq、看了视频、听了英语,感觉好像也做了不少事情,娱乐也有。这样一下来,心情自然觉得满足,觉得既做好了妈妈,也顾及了自己。
三、提升各种生活技能
巧做家务
做家务可是妈妈忙碌的大头,一大家子吃喝洗晒,加上我是个有些洁癖的人,很难容忍家里过度的一团糟,所以自认是个“累”命。
两孩子的工作量给家务增加了不少事情,所以,见缝插针的随手把一些小家务做掉是一个很见效的方法;
例子:
止境一回家,换下的鞋子可以立刻用湿布擦干净;
做一些菜时,如需要炖一段时间的,就可以利用这点时间把不用的一些锅碗洗掉,还可以烧开水、擦微波炉等;
小宝的一些围兜、小衣服、小毛巾等需要手洗的,利用去卫生间洗手的一点缝隙时间内搓几把就好了;
……
这样的好处时,不用非要等孩子都睡着了,再另外花时间和精力去做家务。很多时候,等孩子都安顿好了后,四处看看,很多的家务其实都没有了,原来就是已经零零碎碎随手做完了,这时,这个时间是纯粹省出来留给自己的了,自己可以很自由的安排,或休息,或做点事情。
巧休息
现在的生活状态,想要安静不受打扰的躺在床上睡上一个小时以上,基本是奢望。往往是这个孩子的事忙完,那个又来事情了,这个孩子在睡,那个孩子又在醒着。睡眠对妈妈来说,真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渴望。
但没有休息好,人非常容易烦躁,更别说高效的做什么事情了,能控制好不发脾气就很好了。往往就是这样,我也不少找lg发泄心中的不快,往往就是因为严重缺乏睡眠。
但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那就是跟做家务一样,见缝插针,能休息的时候坚决的休息。时间和方式都可以非常灵活,如止境很自觉在玩、不太粘人的时候,止界也能很乖的抱着或放在摇篮里的时候,我一般会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这样可以看着止境和止界两个人,有什么动静一下就能听到。偶然也会睡着几分钟,但孩子动静一大就会醒来,也算安全;
现在我训练孩子有一个成果,就是基本上把两孩子的午觉时间弄在了一块,都是下午一点左右。止境是叫他睡他就可以安心的睡,至少是躺在床上不会乱跑。小小孩止界则是生理训练,上午不让他长睡,中午洗个澡,饱饱吃上一顿,睡意也就上来了,这下兄弟两一睡就至少两个小时,小的则达到三个小时。这是最幸福的两个小时了,我一般都不做另外的家务,就拿这两个小时来做一些需要静心的事情。但睡觉也是必修课之一。技巧在于,这个时间有两到三个小时,一般我会先睡,一小时后闹钟闹醒,孩子还在睡,剩下的一到两个小时,自己就自由的利用,那时自己也休息过,精神是最好的时候。在估计孩子快醒来的前半个小时,我再休息一次,虽然不会再深睡,但精神也会迅速恢复很多。这样的“分割“型的休息,既能保证休息,又挤出了不少时间做事。
积累生活妙招
多积累买东西的好地方、信息,节省购物的时间和精力。到了要买的时候,我经常就是直扑目的地,甚至直扑那个柜台,想都不用想,也不用兜兜转转费时间;当有时间的时候,再去发掘其他的店,找寻更多的购物好去处。这个时候往往是利用带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两不耽误;
发掘一些省时省力的家务方式。如把旧到不穿的棉质衣服剪成一块块,做成抹布,用来擦卫生间的水、厨房的油迹等,不用去洗,用到脏的不好看了,直接就扔掉,换另一块;
用安全的湿纸巾代替擦嘴布给孩子擦手擦嘴用,省去了洗的时间;把纸巾多放一些,放在随手方便能拿到的地方,这样一出情况,随手一拿就到手了,不用跑到专门哪个房间或者桌子去拿;家里现在至少放出了六七盒干湿纸巾。
多看其他妈妈发的帖子,学习各种生活和照顾孩子的招数,受益良多。
加快做家务的动作频率
说起来也是性格所致,自己是个急性子,本来做事就图块,现在跟时间作战,自然是把“快”用到能到的最大程度,前提是不要太牺牲质量。
婆婆是个做家务的高手,打扫、折衣服等,做得又细致又好,可惜就是很费时间,她是慢条斯理的做,所以质量很高。
婆婆的方法我是没法效仿了,但却可以吸取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方法中,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又快又过得去了。
简单的方法就是动作频率加快,手上劲使大一些。比如婆婆洗碗,一秒钟擦洗一下,我可以翻倍这个速度,推而广之,擦洗任何东西都是如此。计算下来,婆婆洗碗花上十五分钟,我七八分钟就可以了。效果呢,如果婆婆可以打90分,我也可以打上80分。干净程度差不多,但我不会像婆婆那样还细细的摆放,所以减掉十分,但做到了最基本的干净要求就ok了。
四、总结
世上的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我目前深信不疑的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前提是你悦纳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
我认为自己是个“累命”,也曾经苛求过身边的亲人最好也跟我一样,但后来发现做不到,还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想想也是,自己是“累命”,干嘛要拉其他人下水,尽管是你的家人。所以,渐渐的放弃了对家人的要求,只要各自做好自己就好,幸运的是,我跟家人之间基本能互补,我跟lg各有所长,他勤奋的挣钱养家、学习工作,我则勤奋的带好孩子、照顾家庭,想想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无需再在对方身上要求太多。
所以,想方设法解决自己的忧虑和焦躁才是上策。如我着急着身份的缺失、工作的前景、孩子的各方面成长,再加上日常生活的一切日常琐事,一个人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但无论有多少限制,时间如海绵、精力一样如海绵,关键是你是否愿意用最好的方法去挤压它,让它不断渗出更多的水。
如今,虽然生活的本质依然是忙碌,身体的状态依然是劳累,但是自己完成的任务却明显增多,在不断试行了这些小方法之后。
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忽然会发现,我已经看过了多少英语、看过了多少电影、看过了多少学习视频、看过了多少育儿知识、写了多少博客、同时没有错过跟朋友的联系、没有错过重要的体育赛事、没有牺牲必要的娱乐……
这样的一个数据统计,会让自己觉得很满足,生活在一种很繁忙的状态下有序而积极的进行着,或许,这样最少能证明,我在努力达到学习、工作、孩子、家庭之间的一种平衡,希望将来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方法,让生活更加从容和丰满。
在跟时间的一战中,努力做个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