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最热的三伏天具体时间

2025-04-08 22:01:14

2012年过去了,2013年又送走了一半,炎炎烈日让我们迫切的期望能尽快的送走三伏,迎来凉爽的顾疫挚渝金秋,当然一些爱好养生的朋友也期望能利用好这三伏天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不管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想知道2013年的三伏天具体是什么时候,今天就帮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的知识。

年份  夏至   初伏    中伏   立秋  三伏  天数入伏 出伏

2013(公) 6.21 7.13-7.22 7.23-8.12  8. 7 8.12-8.21 40 7.13 8.222013(农) 5.14 6. 6-6.15 6.16-7.13  7. 1 7. 6-7.15 40 6. 6 7.16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一般为30天,但有的年份为40天,这主要取决于中伏的天数。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需要查历书计算。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循环使用。天干有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古人把位于奇数位置的5个天干与同样位于奇数位置的6个地支结合,成为30个数字;位于偶数位置的5个天干与同样位于偶数位置的6个地支结合,也成为30个数字;两者之和就是60——也就是古代干支纪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每满60循环一次,称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所以三伏天是从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开始的,也就是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这样,三伏就是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这段时间。 简单地可以用口诀 “夏至三庚数头伏和立秋一庚是末伏”来计算。

2013年6月13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7月13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7月23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立秋,8月12日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为末伏。所以2013年“三伏”为40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