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查从中山大学设立博雅学院谈美国的文理教育
中山大学在国内率咸犴孜稍先设立了博雅学院,甘阳担任院长,新设的博雅学院招30名学生,接受精英教育。中山大学该举措备受关注引发外界热议。
大学四年,不分专业,不属任何院系,修读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课程设置追求“少而精”。中大将在8000多名新生中遴选出30名在新学期入读该学院。这批学生将不分专业接受四年精英式“博雅”教育,毕业后获哲学(博雅)专业学位。博雅是泊来词,是Liberal Arts的翻译,比较文雅,但总觉得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令人难以亲近,不如以前的翻译Liberal Arts College时使用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教育是美国最令人称道的教育模式,是继承和发扬了英国和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高等教育的模式而发展来的。
谈到Liberal Arts,很多人就会想到例如Williams College,Swarthmore College, Wellesley College等文理学院。Liberal Arts是美国高校的重要种类之一,以本科教育为主,特征是注重全面综合教育,设置课程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门类,区别于以就业为重要指向的各种专业学校或技术高校。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这些文理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在大部分美国人心目中,文理学院往往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往往不亚于哈佛耶鲁等名校,因而成为很多美国贵族教育子女的首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美国华人劳工部长赵晓岚、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都毕业于美国的文理学院。
其实上,所谓的Liberal Arts教育不仅体现在这些Liberal Arts College,Liberal Arts教育是渗透到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里去的。大学教育的本科是要让学生如何做人,所以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角度去理解社会和自身,从而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所以文理教育本身不是职业导向性的教育。美国很多著名大学,例如哈佛大学,本科学院叫做Harvard College, 本身也是文理学院,这些本科学院独立经营和运作。
其实所谓的Liberal Arts教育最早不是老美创造的,早在几千年前,孔老夫子所倡导的“六艺”,其实本质上就是Liberal Arts,他教学生,从哲学到历史,什么都教,而且学生不仅可以住校,还可以和孔子周游列国,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孔子的言,也可以看到孔子的行,所以产生了很多激烈的讨论,例如子贡就在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对孔子的教导产生了怀疑。孔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今天西方尤其是美国所说的Liberal Arts教育其实就是同一件事,只不过,孔子做得更好一点而已。现在大学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教授,有些教授在课堂上满嘴仁义道德,但在生活中却道德沦丧,丧失了教育的重要部分——身教。
我对中山大学开设博雅教育表示敬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值得敬佩的。但同时,我也有很深的质疑。因为无论是美国的文理学院,还是类似哈佛下属的哈佛学院,本身都是独立运作的,这些学院财务独立,教授们最主要的工作是教书,而是不是科研。中山大学作为国内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大学的财政拨款要看科研,教授的评职称也要看科研,而且教授们,尤其是应用学科的教授们,很容易就可以在校外找到兼职,甚至自己创办企业,兼任很多协会的会长,所以我不清楚中大如何平衡科研和教学的矛盾?另外一个就是文理学院最重要的精髓(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是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不仅学生住校,老师们也住校,不仅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找到教授,下课以后也可以和教授们一起活动、聊天、探讨问题,甚至毕业以后,回到学校可以跑到教授家里去吃饭。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文理学院规模很小的原因。据说中大要在珠海新生中进行推广,那么相信1-2年后,中大的博雅学院规模就可能很大,那么如何平衡学生数量和质量?
最后,美国的文理学院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社会和校友捐赠,所以才可以保持财务上的独立,而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没有捐赠的习惯,现在让他们改变习惯也不太可能。所以,中大博雅学院一定是靠财政拨款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学术自由,学生如何在激烈的讨论中产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