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BE声明: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

2025-03-24 17:28:35

虽然观察性研究在循证叉十矣哎医学中的等级不如随机对照研究(RCT),但很多临床问题(如病因、诊断、预后等)需要依靠观察性研究才能获得结论,因此,在设计中,我们临床研究最常用到的还是观察性研究。便于写作时有章可循,本期的主题是解析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即STROBE声明。

《加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声明》STROBE Statement(Strengthening theReportingofObservationalStudies inEpidemiology)

STROBE声明: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

相比于CONSORT规范,STROBE声明较晚,并借鉴了它的经验。不同之处在于:STROBE不仅针对一种研究方案,而是用于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三种观察性研究及其各种衍生的研究设计方案。因此,在STROBE官网上,我们既能看到通用的清单,也有3种研究设计各自的清单。

STROBE的来源

1.2004年9月,流行病学家、方法学家、统计学家、7名著名杂志的编辑及少数医生,在英国Bristol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讨论并制定了STROBE清单第1版;

2.2005年4月由方法学家、研究者和编辑组成的STROBE工作小组制定了STROBE清单第2版;

3.2005年9月制定了STROBE清单第3版;

4.2007年10月制定了STROBE清单第4版;

5.2014年在Lancet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了STROBE扩展版本STROBE-ID(Strengthening theReporting of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forInfectiousDiseases),主要针对感染性疾病,在STROBE基础上又加入了20个条目。

STROBE(第4版)的内容

1.自查清单:

STROBE对文章各部分做了规范,包括“题目和摘要”、“引言”、“方法部分”、“结果部分”、“讨论部分”和“其它信息”六大部分。共列出了22个条目的清单和要求,并且对各部分规定了排序。你可以使用以下表单进行文章发表时的自查。

STROBE声明: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

注意:其中18个条目对三种观察性研究设计是共用的,4个条目(条目6、12、14和15)根据研究设计而异,用于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横断面研究某种特定的设计类型。

1.STROBE内容解析

我们重点对“方法部分”和“结果部分”做详细解析。

STROBE清单的“方法部分”

STROBE声明: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

Item4研究设计

尽早陈述研究设计的关键内容:

在方法学的前期(或者在前言末尾)写明研究设计要素,使读者能理解整个研究的基础。例如:

1)报告队列研究时,应用专门的术语“队列研究”说明研究的性质,描述组成队列的人群和他们的暴露状况;

2)病例对照研究,应描述病例和对照及其源人群;

3)横断面调查,应描述人群和重要时间点。

Item 5研究设置

描述研究现场、具体场所及相关资料(包括招募的时间范围、暴露、随访和数据收集时间等):

1)研究现场:研究对象征集地或来源(如选民名册、门诊登记、癌症登记,或三级医疗中心);

2)研究具体场所:国家、城镇及医院等调查发生地;

3)时间范围:写明具体时间而不仅仅描述持续时期。

Item 6研究对象

1)描述选择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即纳入和排除标准)、源人群(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般人群)和研究对象征集方法(如志愿者);

2)如果使用了匹配设计,应描述选择匹配变量的原理和方法细节,例如:

Ø队列研究需描述配对标准和暴露与非暴露数目;

Ø病例对照研究需描述配对标准、方式(频数匹配或个体匹配)和每个病例对应的对照数目。

Item 7研究变量

1)明确定义结局、暴露、预测因子、潜在的混杂因子和效应修正因子(如有可能,给出诊断标准);

2)不要用“自变量”或“原因变量”描述暴露和混杂变量,因为它不能从混杂因子中区分暴露。

3)如果在探索性分析中使用了很多变量,要在附录、附表或独立发表的文章中对每一个变量列一个详细清单;

4)阐明统计分析的“备选变量”,而不是仅选择地报告包含在最终模型里的变量。

Item 8数据来源和测量

1)对每个有关心的变量,描述其数据来源和详细的测量方法,如果有多组,还应描述各组之间测量方法的可比性;

2)暴露、混杂因素和结局的测量方法可影响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如:暴露或结局的错误分类可能产生虚假联系。因此,建议报告研究的信度或效度的评价或测量结果,包括参考标准的细节问题,这可用来校正测量误差或对测量误差进行敏感度分析;

3)比较组间数据收集方法是否有差别也很重要。

Item 9偏倚

1)在设计阶段,思考偏倚的可能来源,在报告阶段,估计相关偏倚的可能性。特别应讨论偏倚的方向和大小,可能的话,计算偏倚值。

2)提供更多处理偏倚的细节,描述质量控制计划(如数据收集质量控制计划,调查员的培训等),保证变量变异最小。

Item 10样本量

1)样本量的计算依赖于研究背景;

2)研究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以得到一个精度较高的置信区间(充分狭窄)估计参数;

3)应指明样本量的确定方法。

Item11定量变量

解释分析中如何处理计算变量,如有可能,描述如何选择分组及分组原因。

Item 12统计方法

1)描述所有统计方法,包括控制混杂的方法;

2)描述亚组和交互作用的检查方法;

3)描述缺失值的处理方法;

4)队列研究中报告失访数和对待截尾数据的策略;病例-对照研究的分层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横断面研究根据抽样策略确定的统计学方法等;

5)描述敏感度分析,检验主要结果是否与其他分析策略或假设条件下的结果一致。

预告

篇幅有限,本期先到这里,下一期,我们将继续解析STROBE清单的结果部分,敬请期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