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情绪困扰
很多父母经常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情绪困扰,或经常因为孩子爱哭闹、爱发脾气、过度别扭、固执等,变得更为辛苦,这时候才发现很多书上教导的方法和策略都难以用得上。家里如果有一个爱佻略晔琪闹脾气或固执别扭的孩子,会让父母的情绪、生活,甚至全家的生活作息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听到坊间很多情绪困扰或情绪障碍等相关报导,更是让父母担心。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好像不仅是接纳、包容就可以了事,自己的孩子现在的情绪问题会不会是情绪障碍,或会不会演变出将来的情绪障碍?
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受到几种情绪的困扰:
焦虑: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如担忧、没安全感等,或者发作性惊恐状态,如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立不安、激动、哭泣等。 当孩子焦虑时,肯定会有不合理的行为出现,如哭闹、固执、自私等,所以,不合理行为是焦虑的本质。
自卑: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常见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另外还会产生以下症状:自信心下降、失眠、沉默、注意力不集中,思考能力下降,严重时会有抑郁症的倾向;自卑心境一天中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 一般引起自卑的常见原因有由于学习压力大或打击、心理受挫等。
叛逆:是指当孩子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表现有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努目而视或沉默不语。叛逆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没有任何好处,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破坏亲子之间和谐的关系,阻碍情感交流。
所有人都会遇到不痛快的事,都会难免发点脾气,但如果不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在愤怒的时候就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来。每个人难免都有情绪困扰,有情绪困扰常常是因为需求没有获得满足,遇到受挫或压力过大的情况,很直接的表达情绪,对于一个小学生或青少年而言,这种情绪困扰应该是正常的。目前对大脑的研究,发现人在受挫或压力情境下,可以适当的调适情绪,不会采取冲动的反应,可能要等到二十余岁,前额叶成熟之后,才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