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2025-04-05 17:32:12

客家菜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它历来就以“肥腻咸”为特点,有着“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的美誉。客家菜一直以其原料新鲜、健康为特色,打造出“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汤不香,无时不浓”,独具风格的一套菜肴体系,从而使得客家菜为广大人群所喜爱。河源市作为客家人聚集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客家菜肴也是极具特色的。

菜肴介绍

1、1.主菜客家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赫贻蛳商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 客家酿豆腐是延续中原“包饺子”的饮食习惯演变而来。客家先民自中原南迁广东后,因岭南以大米为主食而缺少面粉,便因地制宜,用旱地种植较多的黄豆磨制成豆腐,以猪肉和蔬菜等混合制成馅料,以豆腐作“面皮”,把豆腐切成长方形或对角形两块,用筷子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个小洞,再把肉馅嵌入洞中,即形成今天常见的“客家酿豆腐”。黄酒煲鸡 河源被誉为“客家古邑”,绝大多数的客家美食都聚集在了河源地区,这里的美食不仅体现客家风味,更体现出客家的风情。黄酒煲鸡也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常见的菜肴。 客家黄酒。除了饮用之外,黄酒的另一种用途则不大为人知,以黄酒为辅料的黄酒堡鸡是广东客家的经典名菜。黄酒煲鸡既有黄酒的甘甜醇美,又有鸡肉本身飘荡十里的香气。除此之外,饱含黄酒精华的汤汁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大多数的岭南地区都有喝汤的习惯,鸡汤本就美味,再融入点酒的香味,喝上一口,暖融融的,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即使你不爱喝酒,也抵不住黄酒煲鸡的诱惑。另外,在客家,产妇进补必选的就是这一道黄酒煲鸡。梅菜扣肉 即使你不知道客家,也一定知道梅菜扣肉的美名。每当听见梅菜扣肉的名字,都忍不住想起它弥漫满屋的香气,还有那扣肉滑溜醇香、肥而不腻的口感。 梅菜扣肉的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梅州地区盛产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是做梅菜扣肉很好的原料。 梅菜扣肉的特点是肉烂味香,入口即化,肥而不腻,吃起来咸中略带一点甜味。由梅菜作为辅料既可以吸出扣肉本身的油腻,又可以带入梅菜中菜的清香。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是在品尝过这一道如此味道的梅菜扣肉之后,我觉得就算是苏轼,也不会再如此戏说了,扣肉岂是可以这么轻易割舍的。并且,菜能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 ,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将会极具特色。桂花鱼 桂花鱼又名鳜鱼,河源桂花鱼以万绿湖特产桂花鱼较为出名。其口感以鲜美,清甜嫩滑为主。而桂花鱼主要的特色还是源于它的营养价值:1.鳜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镁、磷、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2.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3.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盐焗鸡 盐焗鸡的芳名很早就传遍整个广东,而盐焗鸡的风味也就可想而知了。盐焗鸡相传有“三法”,既有三种制作方式,分别为盐焗法、水焗法和气焗法三种。说起菜肴的烹制,不得不佩服让人客家人的聪慧,知道如何去寻求美味,既简单又可口。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2、2.饮品客家娘酒 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走遍了岭南古邑,见惯了的是山川秀丽,河源也是如此。山明水秀,人文璀璨,处处流淌着绿色的神韵和彰显着岁月的风流。山里野地里,随处可见的是一栋栋古老沧桑的客家土楼,从中散发着岁月的味道,似乎还有点淡淡的酒香。 酿制娘酒是客家妇女的必备手艺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妇女是否能干的标准,为了表达对妇女辛勤的嘉奖,酿酒也被称为娘酒。娘酒是一种糯米酒,也具有许多的其他额外功效。许多人都害怕冬天干燥的空气,若在白水中添加一点客家酿酒,则有保湿润肤的作用,也可保持体内水分。客家人有一句谚语“男人和正月,女人喝坐月”,是说在正月空闲的时候,男人整月都泡在酒中,开怀畅饮,不醉不休。而平时很少喝酒的女人也会在坐月子的时候喝酿酒,可以滋补身体、调剂血脉,使脸色红润。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3、3.汤类客家蛋饺煲 一餐饕餮盛宴怎能缺少一道美味煲汤的动人身姿。都说客家人吃得精细,因为他们总能动用许多心思在一道食物上,虽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却能搭配出一道人间美味。客家蛋饺煲是客家菜中较为清淡的一道菜肴,在品尝完客家菜肴的“肥腻咸”之后,需要清淡的汤水来调整。五指毛桃汤 五指毛桃汤是用山上野生的一种叶似五指毛桃的树根与猪排骨熬成的汤,有诱人的椰奶香味,具平肝明目、滋银降火之功效。 五指毛桃汤是广东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粤菜系,是指用五指毛桃根用来煲鸡、煲猪骨、猪脚等而做成的一种保键汤。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抑制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将它制作而成的汤对支气管炎、气虚、食欲不振、贫血、胃痛、慢性胃炎及产后少乳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4、4.小吃艾幂鸭桕圩粄 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汉族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殪讧唁跬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 艾草制糕点是广泛流行于我国江浙地区、客家地区、闽南地区及潮汕、广府地区的传统糕点,江浙地区称“青团”,粤东及台湾客家地区称“艾粄”,粤北及江西地区一般称“艾米果”或“艾糍”,闽南和潮汕地区称“艾粿”,广府地区称“艾饼”。各地的制作方法及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甜馅或咸馅、清蒸或煎炸的食用方法各有千秋。江浙一带通常包入豆沙馅或其他甜馅制成团状;而客家人一般将艾粄压成扁圆状,甜味为主;江西地区喜欢裹肉馅并且捏成饺子形。在河源,你可以经常在一些小巷子或者一些车站门口里买到。红薯粄 红薯粄是河源喜爱的小吃之一。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因此,红薯粄也受到很多河源人的喜爱。九重皮 九重皮是河源连平县的特色传统小吃。味道鲜而香,吃起来很爽口。它是把籼米放在水里浸泡,米浸泡后然后磨成浆,往米浆里加入适量的盐、油、香料,然后把锅里的水烧开,摆上蒸笼,铺上垫布,就可以把米浆均匀地倒在垫布上蒸熟。蒸熟一层再加一层浆,再蒸,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九层,最后一层上面还要撒上香菇末、虾米和葱花。蒸好后,切成菱形小块,故而叫九重皮。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5、5.开胃菜萝卜爽 萝卜爽是河源忠信特有的产品,美味清香,开胃可口,在忠信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出门、访友访亲都会带去一些。萝卜堪称亦蔬亦果亦药之品,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和“十月萝卜小人参”之美誉。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6、6.早点猪脚粉 河源猪脚粉是当地出名的“早餐”,当地人都是百吃不厌。河源的猪脚粉香飘四溢。河源猪脚粉的特色在于猪脚。一般猪脚都需要熬炖6-7个小时,然后将猪脚和汤水分开,保持猪脚的嚼劲以及肉质、胶质的鲜美和爽滑。  用含碱及矿物元素的万绿湖水洗涤,可以去其油脂、臊味,又用万绿湖的水熬炖,既不破坏猪脚的营养,又不破坏其纤维,更是无需添加其他佐料,吃起来自然不觉油腻。紫金八刀汤  八刀汤是紫金的招牌汤,是由猪身上八个最精华的部位包括猪心、猪腰、猪肝、猪粉肠、猪肚、猪肺、猪胰脏、瘦肉等等熬成的汤。据说这种汤从头天晚上一直慢火煲到第二天,汤靓味美。 紫金县的八刀汤,算得上是的客家人对猪的完美演绎。很早以前紫金人就很喜欢做猪杂汤,因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一直被当地人流传下来,有上百年的历史。以前穷人家里为了招待客人,就把家里的猪杀了,把一些有营养的部位放在一起煮,作为招待客人的最佳美食。当时这种美食还只是用来招待客人,没有正式进入市场。上个世纪90 年代,有人把猪杂汤搬上街头,并采取更精致的做法,还取了个更响亮的名字——八刀汤,开始将八刀汤市场化。由于八刀汤味道鲜美,于是一进入街头便香飘四邻,引来了八方食客,逐渐成为紫金县城的美食。萝卜粄 香软儒滑的糯米皮,拥有萝卜、香菇、虾米、肉丝的内涵丰富的馅料,又浓又香的汤底, 形似“加强版饺子“的萝卜粄,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加了胡椒的汤底还可以祛除寒气,在冬天特别受欢迎。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河源客家美食攻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